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大智度論》對部派佛教實在論之批判的研究=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haprajnaparamitopadesa's Critique of the Abhidharmic Realism
Author 嚴瑋泓 (著)=Yen, Wei-hung (au.)
Date2010
Pages296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國立臺灣大學
Department哲學研究所
Advisor蔡耀明
Publication year98
Keyword《大智度論》=Mahaprajnaparamitopadesa; 部派佛教=Abhidharma Buddhism;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a; 實在論=realism; 形上實在論=metaphysical realism; 知識實在論=epistemic realism; 空性形上學=metaphysics of emptiness; 解脫知識學=epistemology of liberation
Abstract本文之目的在於透過《大智度論》批判部派佛教實在論之哲學觀點的探究,揭露佛教中觀哲學如何處理真理與實在的課題。

為使論述聚焦,導論區分部派佛教實在論為「形上實在論」與「知識實在論」兩種類型,原因在於部派實在論的哲學主張與論證乃將形上學與知識學的結構交互為用,這樣的區分將有助於釐清其哲學思路。

第二章以探討《大智度論》作為釋經體例的文本特性為始,進而從論中多樣的思想中,論證其核心哲學課題為「諸法實相」(經驗表象的全面實在性),據此釐定《大智度論》批判部派佛教實在論的立場。此外,本章並證明其主要批判對象為「說一切有部」,也指出其批判的焦點在於主張「認識對象」須為實在的預設。然而,本文指出這樣的預設並不能保證知識的真。

第三章聚焦於「三世實有」、「時間」、「因果關係」與「有」等議題探討《大智度論》對部派佛教形上實在論的批判立場。部派佛教實在論從認識對象為實的素樸實在論開始,進而主張「時間」、「因果關係」以及「有」均必須實在,甚至預設「極微」作為存在背後的基石。本文指出,《大智度論》的批判理由在於此種預設非但不能作為真理的保證,反而會導致人們對於世界的不當理解。而《大智度論》的批判理路也揭示其以空性作為詮釋經驗表象之所以然的理由,因此在批判實體形上學之後,則表現為空性形上學的哲學立場。

第四章反思《大智度論》與部派實在論關於認識經驗的全面實在性如何可能的問題。論述焦點在於部派佛教實在論與《大智度論》兩者間觀點的差異,其中議題包含了「行相」與「無相」的不同主張,兩者對於「滅諦」能否為「所緣」的不同詮釋,及以「有為法三相」解釋經驗無常的理論是否為實的不同觀點。這些差異均顯示出兩者對於以認識對象為實作為認識之所以可能的基礎有著相當大的歧見。本章論證《大智度論》的批判部派佛教知識實在論的進路,除了揭示認識對象為實不能保證知識的真外,也揭露經驗世界中認識對象的不穩定性與認識活動的虛妄性,並從無相、無緣、無所得的知識型態,來論述《大智度論》之認識實在的進路。

在批判之後,第五章探究的議題從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對於「量」的討論雛型開始,進而探究《大智度論》「無量」的知識學意義。據此,指出《大智度論》主張一般世人無法透過有限的知識方法或測度標準來認識經驗的全面真實性。再者,從《大智度論》論述「比知」的觀點中,探討其對說一切有部界說十智觀點的繼承與批判。據此論證其對於推論知識所抱持的態度有其肯定,也有否定之處。此外,《大智度論》將「現量」與解脫者之認識結構接軌,也開顯了其以「無相」、「無量」作為表現型態的知識學。本文指出,《大智度論》主張知識的真建立在諸多條件的和合,此種立場揭露了經驗知識的不穩定性與非恆真性。而其無相、無量的知識學結構,乃直接認識存有世界的實在性為相續不斷的緣起生滅,也對依賴任何具體或抽象的認識對象為實的知識學預設,進行不間斷的解構。由於《大智度論》將這樣的知識學型態連結到解脫智慧的成就者,因此本文認為其表現為解脫知識學的理路。

第六章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從《大智度論》對部派實在論的批判中,探究論中所呈現之佛教內部的思想、哲學論述與論諍焦點,藉此彰顯《大智度論》的哲學價值。本章指出《大智度論》在批判認識對象不必然為實之後,以無所得之知識學視角,搭配「無相」、「無量」的認識標準與方法,藉以作為認識經驗表象之全面實在性的路徑。最後,以「空性形上學」與「解脫知識學」總結《大智度論》對部派佛教實在論的批判與其哲學意蘊。

Via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hāprajñāpāramitopadeśa’s (hereafter abbreviated as MPPU) critique of Abhidharmic realism the main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losing the manner in which Mādhyamika philosophy deals with the topic of truth and reality .

For the sake of clarity and focus, I shall divide Abhidharmic realism into metaphysical realism and epistemic realism. Because Abhidharmic realism usually intermingles metaphysical reasoning with epistemological arguments,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will be helpful in gaining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its philosophical ideas.

In the beginning of second chapter, I investigate the textual nature of the MPPU as a commentary to the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 and based on variou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 this text, I demonstrate that the ‘thorough reality of all dharmas’ (sarvadharmāṇām bhutalakṣaṇam) is the main philosophical issue at hand. Accordingly, I formulate the grounds for MPPU’s critique of Abhidharmic realism. Apart from this, the chapter proves that the MPPU’s main target of criticism is the Sarvāstivāda and further indicates that the focus of the critique is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cognitive objects ought to be real. I point out that such a presupposition is no guarantee for true knowledge.

The third chapter is an inquiry into the criticism of the Abhidharmic metaphysical realism via the issues of existence of dharmas in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time (kāla or samaya), causal relationship, and existence (bhava). Abhidharmic realism starts with the naïve realistic viewpoint that the objects of cognition are real, and then moves on to claim that time, causal relationship, and existence should be real, and even going so far as to suggest that the atom (paramāṇu) is the foundation behind all existence. I attempt to show that the MPPU criticizes Abhidharmic presuppositions not only because they fail as a support for truth, but also bring about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urthermore, the MPPU’s critical approach also discloses its own position on emptiness as the reason for Being qua Being. Hence, following the critique of substantial metaphysics, it offers its own metaphysics of emptiness.

The fourth chapter reflects on the arguments of both the MPPU and Abhidharmic realism regarding the problem of how cognizance of the ‘thorough reality of all dharmas’ is possible.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falls on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Abhidharmic realism a
Table of contents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謝辭 iii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ix
凡例 xiii
目錄 xv
第壹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本論題的重要性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論文題目之論域的釐定 6
(一)關於《大智度論》 6
(二)部派佛教中以說一切有部為主的實在論 12
(三)《大智度論》中的部派學說 14
三、論題中的哲學問題 20
(一)實在論的哲學問題 20
(二)佛教知識學為主的探究進路 27
(三)論題中哲學問題的焦點 32
第二節 相關研究的學術回顧與評述 34
一、與本論題相關的學術成果與文獻回顧 34
(一)知識學進路之「說一切有部」哲學論述的學術回顧 34
(二)知識學進路之《大智度論》哲學論述的學術回顧 38
(三)《大智度論》對部派哲學之批判的相關研究 40
二、與本論題間接相關的學術成果與文獻回顧 42
(一)《大智度論》的相關研究 43
(二)「說一切有部」的相關研究 4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3
一、研究方法 53
二、研究進行步驟 57
第四節 各章要旨 57

第貳章 《大智度論》及其批判的部派佛教實在論. 61
第一節 《大智度論》的釋經體例 61
第二節 「諸法實相」作為《大智度論》的核心哲學課題 65
第三節 多樣思想場景中的部派佛教學說 81
一、《大智度論》的多樣思想場景所表現之大乘論議的特色 81
二、《大智度論》中的部派佛教學說舉隅 88
(一)「阿毘達磨」文獻的記載 88
(二)對部派學說相關議題的繼承與批判 90
第四節 《大智度論》中部派佛教實在論的釐訂 96
一、部派佛教實在論的哲學主張 96
二、「說一切有部」為主的部派佛教實在論 99
第五節 「知識對象」作為論諍焦點 107
一、「二緣生識」與說一切有部實在論 107
二、知識對象實在為《大智度論》之批判的主要理由 111
第六節 小結 115

第參章 《大智度論》對部派佛教之形上實在論的批判 117
第一節 對於「三世實有」的批判 117
一、「三世實有」的哲學觀點 118
二、「三世實有」與「過去、未來無,現在有」的觀點 119
三、四大論師對於「三世實有」的不同詮釋 125
四、《大智度論》對「三世實有」的批判 129
第二節 對於「時間」議題的批判 137
一、關於時間議題的論諍 137
二、《大智度論》中關於時間議題的批判對象及哲學問題 154
第三節 對於「因果關係」議題的批判 162
一、說一切有部之「六因」、「四緣」的因果詮釋結構 162
(一)說一切有部對「六因」、「四緣」的定義 163
(二)「六因」、「四緣」實有的形上實在論主張 167
二、《大智度論》對因緣實有的批判 168
第四節 對於「有」的批判 173
一、說一切有部對於「有」的觀點 173
二、《大智度論》對「有」的批判 175
(一)對「補特伽羅」有的批判 176
(二)《大智度論》中的「三種有」 178
第五節 小結 185

第肆章 《大智度論》對部派佛教之知識實在論的批判 187
第一節 「行相」與「所緣」的議題 187
一、說一切有部的論述 187
二、《大智度論》的論述 194
第二節 「無相」概念的異同 197
第三節 「涅槃是否能作為所緣」的論諍 200
第四節 「有為法」三相的議題 206
一、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對「有為法三相」的解釋脈絡 206
二、《大智度論》對「有為法三相」為實的批判 209
第五節 「無所得」與兩者知識結構的異同 212
第六節 小結 220

第伍章 《大智度論》的知識學 223
第一節 《大智度論》的「量」與「無量」 223
一、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的「量論」雛型 223
(一)早期佛教的「量論」雛型 224
(二)部派佛教的「量論」雛型 226
二、「無量」的知識學意義 234
第二節 《大智度論》的「比知」 236
一、「比知」與「十智」中的「比智」 236
(一)對「說一切有部」界說「十智」所緣之觀點的批判 237
(二)從「比知」而得「比智」的推論知識 243
二、「比知」的工具性意義與非究竟義 245
第三節 《大智度論》中的「現量」與「一切種智」 250
一、「現量」與無所得的「現前知」 250
(一)鳩摩羅什對於「現量」的譯詞 250
(二)《大智度論》的「現前知」 253
二、「現前知」與「一切種智」 256
第四節 「無相」與「無量」的知識學 257
一、「無相」之「相」與「無量」之「量」 257
二、再破「無相」之「相」與「無量」之「量」 259
第五節 小結 261

第陸章 結論 263
第一節 研究成果概述 263
第二節 學術貢獻的評估 267
第三節 研究成果的侷限與未來展望 269

參考書目 273
Hits644
Created date2016.05.26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565537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