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陳兵 (著)=Chen, Bing (au.)
|
Edition | 第一版 |
Date | 2015.08.01 |
Pages | 812 |
Publisher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Publisher Url |
http://www.snupg.com/
|
Location | 陝西,中國 [ Shaanxi,China]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從現代心理學和佛法的雙重視角,對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有關心靈的學說,作了一番現代整合,忠實地濃縮了佛法的精華,作出使現代人容易明白的詮釋。既有深刻的理論論證,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見性,獲得大智慧、大安樂、大自在的具體技術。這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學術力作,是佛教心理學的教科書。
陳兵,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長於佛教思想、佛教禪定學、佛教心理學等方面研究。他以深厚的佛學功底,輔以真修實證,積數十年之功,將佛學精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有機的整合,撥開佛教信仰與修行中的重重迷霧 ,破斥種種邪見,為佛教發展提出了符契佛陀教法而又切實可行的建議。主要著作有《佛陀的智慧》《佛教生死學》《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佛法在世間》等。 |
Table of contents | 第一章 佛教與心理學(緒論) 第一節 佛教對心的高度重視 一、佛法宗要——心之緣起 二、「一切法中,心為上首」 三、「心理主義」的佛教 第二節 佛教心理學源流 一、原始佛教心理學 二、部派佛教心理學 三、印度大乘心理學 四、印度密乘心理學 五、中國佛教心理學 六、朝鮮、日本、越南佛教心理學 七、近現代西方佛教心理學 第三節 佛教心理學的特質、價值和影響 一、鮮明的出世間特性 二、解行相應、止觀雙運的方法 三、定散雙究,染凈同詮 四、正見為導及心靈哲學的發達 五、佛教心理學的價值和影響
第二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上) 第一節 「心」的名義 一、心、意、識 二、「心」的類別及特性 第二節 受、想、行、識四蘊 一、受蘊——感受、情緒、情感、心境 二、想蘊——感知覺、想象 三、行蘊——造作、意志、自我意識 四、識蘊——心王 五、四蘊的運作 第三節 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五識 一、前五識的分工 二、前五識的特點 三、前五識的染凈及相應心所 第四節 第六識:意識 一、意識的作用 二、意識的運作狀態及種類 三、意識為染凈迷悟的關鍵 第五節 第七識:末那識 一、「思量為性相」,作為意根的末那識 二、恆執內自我的染污末那 三、末那識的相應心所 四、關於末那識必有的論證 五、末那識為「染凈依」 第六節 第八識:阿賴耶識 一、阿賴耶識的語義及別稱 二、阿賴耶識的攝藏功能 三、阿賴耶識所了境及相應心所 四、阿賴耶識的行相 五、阿賴耶識為染凈之本 六、阿賴耶識的真妄 七、關於阿賴耶識必有的論證 第七節 第九識:阿摩羅識 一、真識、如來藏識、根本心、泥洹識、阿摩羅識 二、作為佛等聖眾清凈心的真常心、阿摩羅識 三、凡夫本具的真心、阿摩羅識 四、從結構論建立第九識 五、以真心為心的體性而立或不立第九識 六、從結構論反對立第九識 七、關於第九識爭議的評議
第三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中) 第一節 無記及不定心所法 一、遍行心所法 二、別境心所法 三、不定心所法 第二節 善心所法 一、唯識學十一種善心所 二、對善心所法的補充 第三節 不善心所法及煩惱的辨認 一、六大根本煩惱 二、隨煩惱 三、煩惱的種種歸納 四、對不善心所法的補充 五、煩惱的特點與過患 第四節 八十九心與百二十一心 一、善心 二、不善心 三、異熟心 四、唯作心 第五節 百六十世間心與八十性妄 一、《大日經》百六十世間心 二、八十性妄
第四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下) 第一節 四分與三量 一、諸識之四分 二、「量」——認識 三、現量 四、比量 五、非量 第二節 分別與思維 一、三種分別 二、其它諸種分別 三、審慮與尋思 第三節 夢 一、夢的定義、性質與作用 二、夢的種類及成因 三、夢兆與占夢 四、夢與修行 第四節 佛教心理內容說總論 一、心識層次和心理內容的總結補充 二、心所法屬性的檢討 三、人心的陰陽及運動規律 四、心——奇妙的超巨系統
第五章 心識與業的生起 第一節 心識生起的因緣(上) 一、入、處、界及三緣生識 二、眼等五根 三、意根 四、七、八二識之根 五、二十二根 第二節 心識生起的因緣(下) 六、八識所緣境 七、與根、塵和合的識 八、四緣生識 九、九緣、二十四緣生識 十、社會性認知形成的因緣 第三節 一念心生滅的過程 一、九心輪 二、十七心剎那 三、八十九心之十四行相 四、五心輪與四運心 第四節 種子與現行 一、何謂種子 二、種子的特性 三、種子的種類 四、關於無漏種子的討論 五、種子與熏習 六、種現互生 第五節 從心起業,由業感果 一、業的名義與種類 二、由意起思,由思造業 三、從心起惑,由惑起業 四、業必感果,業能縛心 五、業由心造,心可轉業
第六章 心、身、境不二論 第一節 從心身不二到依正不二 一、心身不二 二、心境不二 三、心色不二 四、依正不二 第二節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上) 一、唯心之「唯」 二、業惑緣起論的唯心 三、隨心所變的唯心 四、心生、心本、心主、心造、心變、心現 五、阿賴耶緣起論之唯心 第三節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下) 六、如來藏緣起論的唯心 七、台賢禪諸宗真心性起論的唯心 八、萬法唯心說的貫攝 九、超越唯心的唯心 第四節 心氣不二 一、心氣乃生命之本、生死之根 二、氣為心識所乘、心識體性 三、心氣不二與內外二氣
第七章 心之體性 第一節 《阿含經》及部派佛學的心性論 一、《阿含經》的心性本凈說 二、部派佛學的心性染凈之諍 第二節 大乘心性論 一、印度大乘經論中的心性本凈說 二、自性清凈心與心性本覺 三、台、賢二宗的心性論 四、禪宗的心性論 第三節 密教心性光明論 一、「兩部大法」的菩提心說 二、父、母二續光明論 三、大手印法心性論 四、道果法、覺朗派的心性論 五、大圓滿心性光明論
第八章 認知之檢討 第一節 相、名、分別之虛妄 一、相、名、分別 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三、假名非實 四、妄想分別之虛妄 五、相、名分別之正面作用 第二節 現、比二量的真與似 一、現量的真似與直覺 二、比量的真似與邏輯思維 第三節 正智與如如 一、真實與真如 二、二障凈智所行真實與正智證如如
第九章 自我與人格 第一節 何謂「我」 一、「我」的語義 二、眾生所體認的自我 第二節 五蘊非我 一、五蘊皆非自主故非我 二、五蘊緣起故非我 三、五蘊無常故非我 四、從三世、一異等觀察五蘊非我 第三節 蘊中、離蘊皆悉無我 一、五蘊中無我 二、離五蘊無我及無「非即蘊非離蘊」我 第四節 假我、無我與真我 一、假我非無 二、無我與假我的中道觀 三、對無我說質疑的應答 四、真我、大我 第五節 從建立自我意識到無我、真我 一、自我意識及其形成 二、正確自我意識的建立 三、無我、真我與自我實現 第六節 人格的形成及分類 一、人格的定義及形成的因緣 二、人格與動物習性 三、十法界與十大類人格 第七節 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一、人格唯是自塑成 二、塑造理想人格之道
第十章 欲、愛、苦樂 第一節 佛教的人生欲望觀 一、人類的需要、動機和欲望 二、貪欲及其危害、起因 三、善法欲 四、貪欲與善法欲同出一源 五、「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第二節 愛 一、愛的名義與種類 二、貪愛相種種 三、貪愛生起的因緣 四、貪愛的特性與惡果 五、愛的正面作用 六、貪愛的超越與轉化 七、慈悲與法愛 第三節 佛教苦樂觀 一、「諸受皆苦」 二、非聖財所生樂 三、聖財所生樂、現法樂、后世樂、離欲樂 四、涅槃樂 五、超越苦樂,以苦為樂
第十一章 老病死及宗教信仰心理 第一節 老、病、死亡心理 一、老年心理及老苦 二、疾病心理及病苦 三、死苦及死亡心理 四、自殺、安樂死心理 第二節 關懷老病死亡,戰勝老病死苦 一、關懷老、病 二、佛教的臨終關懷 三、以智慧戰勝老、病、死苦 第三節 宗教信仰心理 一、宗教、信仰及其起源 二、怖畏、依怙、向上三種宗教心理 三、宗教信仰心理的特點、作用 四、正信與迷信 五、「信為道元功德母」
第十二章 自治其心,自凈其意(上) 第一節 以正見正志安心 一、樹立正見正信 二、勝進心、出離心、菩提心 第二節 報恩心、責任心、慈悲心的培養 一、報恩心、孝順心與責任心 二、慈悲心的培養增廣 第三節 以正戒約束心 一、戒——防非止惡 二、菩薩戒、秘密戒及戒律治心的殊勝 第四節 以不放逸防護自心 一、守護根門 二、恆自護心,八風不動 第五節 以方便對治調心 一、對治、轉治等五法 二、明覺法 三、理情法與自我提醒法 四、念想法與「八念」「十隨念」 五、觀想法與不凈觀 六、息念、轉移、縱念、增益、升華等法 七、接納、命名、觀察、提問等法 八、心理創傷的醫治 第六 |
ISBN | 9787561360774 |
Related reviews | - 佛學與西方心理學的完美整合——評陳兵先生《佛教心理學》 / 蘇相君 (著)
|
Hits | 992 |
Created date | 2017.08.25 |
Modified date | 2017.09.18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