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釋慧禪
|
Source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19
|
Date | 2019.09.25 |
Pages | 1 - 23 |
Publisher | 華嚴蓮社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huayencollege.org/index.php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目犍連; 盂蘭盆; 餓鬼; 救贖; 救母 |
Abstract | 印度雖是佛教發源處,但存在種性制度不平等的社會分層文化,女性地位更是卑下,在部派佛教結集的典籍中,出現諸多視女性為不淨,會障礙修行的 貶抑遣詞。《俱舍論記》有云得生梵輔天之「十勝行」,當中列有「為救母命捨自身命,為救父命捨自身命」的條件,但檢索原始佛教典籍,關於「救母」 型故事的記載,最早有《雜寶藏經.猴王救母》,說明佛陀上升忉利天,為母佛耶夫人及無量諸天說法的因緣,與〈目連救母〉情節相似,收錄在《撰集百 緣經》的〈老母善愛慳貪緣〉、〈優多羅母墮餓鬼緣〉的救母故事,似乎少有「救父」故事的記載。而中土在儒家思想體系下,與印度雷同有男尊女卑之社 會文化,但《盂蘭盆經》目連救母故事在漢地問世後,卻造成空前迴響,帶動「救母型」題材的文學戲劇創作,「尊母」的倫理意識,是否因這股跟流提 升,將是本文所要論述之一。 對於現今依舊與民眾社會生活,緊密聯繫的盂蘭盆會和中元節,筆者嘗試從學界較少關注的部分,從「救」與「贖」的視角,探討目連救母故事在演進 歷程,就相關文獻所載「救度」的對象,即受業報處,與其「贖拔」的機制條件來作分析,探討故事中所弘揚孝道的觀念,因果業報輪迴的思想,跟中土盛 行舉辦以供僧布施的功德,來為先祖超薦追福的觀念,其布施與功德之間的報償效益,在「救」與「贖」之間所關涉的意涵,以佛教的生死解脫觀而言,其 存有的差異性為何,亦藉此說明「盂蘭盆會」所蘊含佛教生命終極關懷之要旨。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1 二、「目連救母」故事在中土的嬗變 2 (一)、目連救母故事緣起與演化 2 (二)、目連救母故事對中國「尊母」意識之推動 4 三、目連救母在演進歷程所彰顯的救贖思想 6 (一)、佛教「救贖」的意涵 6 (二)、目連救母在演進歷程所關涉「救度」與「贖拔」的機制 7 1、中土所承襲發揚的佛教功德思想 7 2、古印度、佛教、中國的鬼神觀 9 3、目連救母在演進歷程所關涉「救度」與「贖拔」的機制 11 四、由「盂蘭盆會」汲取生命終極關懷的旨趣 14 五、結語 18 參考資料 20 |
Hits | 179 |
Created date | 2021.08.05 |
Modified date | 2021.08.05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