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李玉珍 (著)=Li, Yu-chen (au.)
|
Source |
2017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
Date | 2019.03 |
Pages | 1 - 16 |
Publisher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huayen.org.tw/index.aspx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教授
|
Keyword | 華嚴蓮社; 成一法師; 剃統; 法統; 祖庭 |
Abstract | 佛教建構關係網絡(network)的兩大基礎是師徒與寺院,所謂基礎在「師徒」,指的是佛教界將僧團法脈之傳承劃為剃統、法統與戒統三種,分別靠剃度、傳法子、傳戒建立師徒之間的繼承關係。基礎在「寺院」,則是指寺院住持繼承與分寺下院構成的祖庭與分燈關係。這些在僧團中習以為常的關係,卻常是外人的盲點。 如果能理解這些關係網絡,將有助於釐清以佛教僧徒為本位的繼承關係。尤其對於臺灣僧團的大陸僧人而言,他們將近四十年在中國的缺席,相應中國僧團同一 時期因文革的中斷,彼此尋找共同聯繫的基礎時,師承與祖庭是重新建構關係的關鍵因素。 戰後臺灣佛教團體重興大陸祖庭的例子中,以華嚴蓮社(1952 年南亭和尚開山)的成一法師重建江蘇泰縣光孝寺祖庭為最為顯著。他出家剃度於觀音禪寺, 奉光孝寺為祖庭。光孝寺素有南京寶華山(清末以來傳戒中心)第一分燈之譽,民國時期又以復興華嚴宗學有成,各式法統完備而複雜。本文關切的是,我們如 何從成一法師的一生師承與祖庭的關係,理解僧人的養成網絡,以及二十世紀中國與台灣大陸僧侶關係的重建模式。本文將以華嚴蓮社的法脈與祖庭為個案,探 討民國時期江蘇的佛教生態以及大陸祖庭連繫台灣法子的機制。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2 二、轉禪為律:光孝寺奠定祖庭地位 3 三、剃統與法統交纏:光孝寺與觀音禪寺 5 四、學統的崛起:由常惺到成一 9 五、法統與住持繼承:華嚴蓮社重興祖庭的模式 12 六、中國寺院的多元法脈建構 13 七、結論 15 |
Hits | 539 |
Created date | 2021.12.06 |
Modified date | 2024.01.2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