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
Author 釋法源 (著)
Edition初版
Date2022.06.09
Pages168
Publisher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Location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Series智慧人
Content type書籍=Book
Language中文=Chinese
Abstract自序
前言

第一篇 華嚴經論簡介
一、《華嚴經》的由來
(一)宣講緣起
(二)流通傳說
(三)經文翻譯
(四)經王推崇
二、《十地經論》內容
(一)《十地經論》簡介
(二)重要義理內涵
(三)十地修行要點

第二篇 華嚴教理哲學
一、華嚴宗的成立
(一)初祖杜順和尚
(二)二祖智儼大師
(三)三祖法藏大師
(四)四祖澄觀大師
(五)五祖宗密大師
二、法界緣起
(一)一真法界
(二)四法界觀
三、五教分判
(一)小乘教
(二)大乘始教
(三)大乘終教
(四)大乘頓教
(五)一乘圓教
四、六相圓融
五、一乘十玄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一多相容不同門
(三)祕密隱顯俱成門
(四)因陀羅網境界門
(五)諸藏純雜具德門
(六)諸法相即自在門
(七)微細相容安立門
(八)十世隔法異成門
(九)由心迴轉善成門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

第三篇 菩薩十地修行
一、十度與萬行
(一)第一地布施歡喜
(二)第二地持戒離垢
(三)第三地堪忍發光
(四)第四地焰慧燃惑
(五)第五地不二難勝
(六)第六地般若現前
(七)第七地方便遠行
(八)第八地大願不動
(九)第九地善慧無礙
(十)第十地智如法雲
二、普賢十大願王
(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十)普皆迴向

第四篇 現代生活運用
一、 實踐華嚴世界觀
(一)成就五分法身
(二)系統思考的整體觀
二、佛法與科學互證
(一)諸法唯心所造
(二)轉量子紊態為穩態
(三)宇宙萬法圓融無礙
二、人間淨土的實踐
(一)親近善知識
(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要義
(三)日常生活的運用

結語

表目錄
表一:《華嚴經.十地品》單行本
表二:《華嚴經.十地品》註釋書
表三:十地修行總表
表四:四法界
表五:六相圓融
表六:十玄門
表七:十地和十波羅蜜法門、四攝法關係
表八:十地修行內容及心行
表九:布施十大願
表十:戒門四科
表十一:四種禪定/四無量心
表十二:三十七道品
表十三:五明之學
表十四:十二因緣及三世因果關係
表十五:十種方便妙慧
表十六:十種善住深心力
表十七:四無礙辯
表十八:七種智大
表十九:五分法身
表二十:量子狀態對比表
表二十一:五十三參總表
表二十二:十相要義
表二十三:生活運用四步驟
Table of contents自序
前言

第一篇 華嚴經論簡介
一、《華嚴經》的由來
(一)宣講緣起
(二)流通傳說
(三)經文翻譯
(四)經王推崇
二、《十地經論》內容
(一)《十地經論》簡介
(二)重要義理內涵
(三)十地修行要點

第二篇 華嚴教理哲學
一、華嚴宗的成立
(一)初祖杜順和尚
(二)二祖智儼大師
(三)三祖法藏大師
(四)四祖澄觀大師
(五)五祖宗密大師
二、法界緣起
(一)一真法界
(二)四法界觀
三、五教分判
(一)小乘教
(二)大乘始教
(三)大乘終教
(四)大乘頓教
(五)一乘圓教
四、六相圓融
五、一乘十玄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一多相容不同門
(三)祕密隱顯俱成門
(四)因陀羅網境界門
(五)諸藏純雜具德門
(六)諸法相即自在門
(七)微細相容安立門
(八)十世隔法異成門
(九)由心迴轉善成門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

第三篇 菩薩十地修行
一、十度與萬行
(一)第一地布施歡喜
(二)第二地持戒離垢
(三)第三地堪忍發光
(四)第四地焰慧燃惑
(五)第五地不二難勝
(六)第六地般若現前
(七)第七地方便遠行
(八)第八地大願不動
(九)第九地善慧無礙
(十)第十地智如法雲
二、普賢十大願王
(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十)普皆迴向

第四篇 現代生活運用
一、 實踐華嚴世界觀
(一)成就五分法身
(二)系統思考的整體觀
二、佛法與科學互證
(一)諸法唯心所造
(二)轉量子紊態為穩態
(三)宇宙萬法圓融無礙
二、人間淨土的實踐
(一)親近善知識
(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要義
(三)日常生活的運用

結語

表目錄
表一:《華嚴經.十地品》單行本
表二:《華嚴經.十地品》註釋書
表三:十地修行總表
表四:四法界
表五:六相圓融
表六:十玄門
表七:十地和十波羅蜜法門、四攝法關係
表八:十地修行內容及心行
表九:布施十大願
表十:戒門四科
表十一:四種禪定/四無量心
表十二:三十七道品
表十三:五明之學
表十四:十二因緣及三世因果關係
表十五:十種方便妙慧
表十六:十種善住深心力
表十七:四無礙辯
表十八:七種智大
表十九:五分法身
表二十:量子狀態對比表
表二十一:五十三參總表
表二十二:十相要義
表二十三:生活運用四步驟
ISBN9789575989590 (平裝)
Hits168
Created date2022.08.11
Modified date2022.08.12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647188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