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釋滿紀 (著)
|
Source |
2019佛教藏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
Volume | v.1 n.1 |
Date | 2019.08 |
Publisher |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Location | 宜蘭, 臺灣 [I-la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華嚴藏主編 |
Abstract | 《佛光大藏經》——一部現代版的佛教大藏經,開編於一九七七年。那時的佛 教界,還遊走於迷信與正信間;那時的佛光教團,也還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佛 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便不惜一切,早早開始了他年輕時的夢想——編一部「給人懂」 的佛教大藏經。在〈編修緣起〉中,大師如是述其初衷: 吾人本懷,乃期編纂一部現代人人能讀,讀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之 佛教聖典,唯其如此,方能助長佛法之延續與流傳也。1 大師一生,為了佛教能讓人懂、給人受用,肝腦塗地,傾注所有。他發願讓人 人讀懂藏經,因為能讀能解了,便也就能信能行,不消他人狂費唇舌。那自是一個 宗教家的獨特人格使然,但也決定了他理想中能「給人懂」的藏經會是一個什麼樣 的風格,與這風格會為他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漫漫寂寞。 我們回顧千百年來的大藏經發展史,官版私刻雖然盛行,氣勢恢弘卻又陵谷滄 桑,散落於諸版中的錯刻、漏刻訛誤極多,古體文言於今又過於生澀,除學者鑽堅 研微外,誰還耐得了寂寞,跨越眾多文字藩籬,走進諸佛悲智法海中?誰又會將一 切經的核心價值定位於「給人懂」,而不是「收入最全」或「版本最古」? 但藏經要如何「給人懂」?從「每月一經」的踽踽獨行,到「佛光大藏經編修 委員會」集眾人之力群體創作,四十餘年不輟中,大師以一套「給人懂」的編修體 例,整理出了八部大藏,也為中國佛教建構起一門獨特的藏經編修學,可以說史無 前例,包括擬定目錄、選用底本、處理古字,到一字一句釐清文意、標點分段、校 勘註解、撰寫題解等。 其中,〈入藏錄〉決定了一部大藏的主體,尤其關鍵。大師拋下傳統經錄的分類 原則,節奏明快的,刪繁就簡、便於查閱的,將三藏十二部分成了十六大類,包括 阿含、般若、禪、淨土、法華、華嚴、唯識、祕密、聲聞、律、本緣、史傳、圖像、 儀誌、藝文、雜藏。每一大類即一大法藏,《佛光藏》即由十六法藏組成。每一法藏 又以時間為軸線,將經、律、論、疏相關典籍統攝在一個部類中,依思想發展史的 概念,讓讀者在簡單類別中就能知其梗概,擇門深入。 但十六大類到底如何產生?我們其實無從得知,卻又求知若渴。在大師所有言 行語錄中,他總輕描淡寫,輕輕帶過。請問大師,他也總謙懷一句:「哪裡懂怎麼編? 就為了佛教。」忝為《佛光藏》一員,在慘澹寂寥的編修歲月裡,越是感到藏經必 須重新整理,就越渴望了解十六大類如何產生,本文的寫作動機就這麼來著。 文章首先通過大師年輕時的記憶,梳理他對傳統藏經的想法與期待,並對大師 提出的十六大類排序,分析其所由,解構其所致,再由此出發,走進《全集》千萬 言中,尋找十六大類排序的理論依據。文章也同時梳理了過去經錄的產生,通過唐 智昇《開元釋教錄》對佛典分類的底定,佛教大藏依之開雕,到明代寂曉的《釋教 彙目義門》,依天台判教首度發難,蕅益智旭的《閱藏知津》接續改革,乃至近代日 本《大正藏》的重組改良,藉由其間異同比較,釐清《佛光藏》後起於前,能為佛 教走出什麼樣的未來。 十六大類之後,文章進一步分析了《佛光藏》「以疏隸書」的運用,將一大藏思 想之經、律、論、疏全部彙總串聯,使佛教大藏從此轉型為一思想史大藏,企圖讓 讀者能更好的觸類旁通,掌握佛教思想發展的流變。大藏經從此也肩負起了「閱藏 書單」的功能,使一部藏就是一份書單,十六大藏就有十六份書單,依此書單,三 藏十二部處處敲門有人應,不再讓人望之興嘆。文章同時還考察了歷代大藏的編修, 不僅收入過去典籍,也同步增收當代作品,這樣的傳統一脈相承到了今天,使令《佛 光藏》對上半個世紀作品的收入不餘遺力,標誌著藏經永遠是「活」的,與佛教的 發展相依共存亡。 以上考察,以十六大類為主,以疏隸書及現代著作的選編入藏為輔,企圖藉此 窺知大師的編藏思想。文章發現:他的編藏思想,其實就是他的人間佛教思想。一 部《佛光藏》,撇下文獻史料的推敲不談,其實就是一部「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 美善的」一部大藏。「佛說的」,古今不疑;大藏經的表現形式是不是「人要的」,讓 人存疑。大師以一部《佛光藏》,重拾人們對「淨化的」與「美善的」期待,使藏經 能重回人間,予人受用,是為人間佛教視角中理想之佛教大藏經。 |
Hits | 138 |
Created date | 2023.06.26 |
Modified date | 2023.06.2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