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南北朝地論學派思想史
Author 釋聖凱 (著)
Date2021.03
Pages763
Content type書籍=Book
Language中文=Chinese
Abstract地論學派歷經北魏至隋唐,以洛陽佛教為源頭,以鄴城、長安為中心,是北朝佛教最具影響力的學派。本書突破“南北二道”的敘事模式,通過經典判釋、師資“法統”與區域分佈重現地論學派的發展史,遵循“五門”的思想架構,借助佛性、心識、修道、緣集、圓融的觀念體系梳理敦煌遺書和淨影慧遠著作,重探地論學派豐富、繁雜的思想體系。
Table of contents序論一、從地論學派“南北二道”到敦煌文獻的發現\1
二、語言文獻、歷史考證與思想脈絡\14
三、回歸“五門”的地論學派思想史\18

第一章 《十地經論》翻譯與北朝經論注疏 \22
第一節 南北朝經論翻譯與編輯抄纂\22
一、南北朝經論翻譯與學派的形成\23
二、南北朝經論廣略與會譯抄篡\25
第二節 《十地經論》翻譯與合譯、別譯\32
一、《十地經》與《十地經論》\32
二、《十住毗婆沙論》與《十地經論》\38
三、《十地經論》與合譯、別譯\42
第三節 洛陽、鄴城與長安:敦煌遺書地論學派文獻的區域性特徵\56
一、第一期文獻(508-538):洛陽時代\57
二、第二期文獻(534-580):法上、道憑與宇文泰\57
三、第三期文獻(577-605):靈裕、淨影慧遠與重視《大集經》一系\63
四、第四期文獻(605-632):《大法師行記碑》\67
五、金澤文庫本《華嚴經旨歸兩卷》\69
六、地論學派文獻年表\73
第四節 北朝佛教“轉疏為論”與“義章”的出現\74
一、敦煌遺書中相關“實相論”\74
二、地論學派“轉疏為論”現象的特點\84
三、“轉疏為論”的印度釋經傳統 \86
四、“轉疏為論”現象與“義章”的出現\93
結 語:地論學派對中國佛教釋經傳統的影響\94

第二章 地論學派與洛陽、鄴城佛教\99
第一節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與洛陽佛教\100
一、佛陀禪師與勒那摩提\100
二、菩提流支與瑜伽行派\105
第二節 慧光、法上與鄴城佛教\112
一、慧光墓誌與生平\117
二、縣遵→縣遷一系 \126
三、縣衍→靈幹一系\127
四、慧光的其他弟子\128
第三節 法上《大乘義章》與安陽修定寺\129
一、法上的生平與著作\129
二、法上與安陽修定寺塔\133
三、達摩郁多羅引文與法上的思想\142
第四節 道憑、靈裕與大留、大住石窟\162
一、道憑與大留聖窟\162
二、靈裕與大住石窟\166
第五節 僧賢與地論學派\185
一、《僧賢墓誌》與僧賢生平\186
二、僧賢與鄴城佛教寺院\189
三、僧賢與地論學派\194
第六節 道寵與道場\196
一、道寵的生平\197
二、道寵與道場\199
結 語:地論學派傳承的複雜性與社會影響力\204

第三章 地論學派“南北二道”與北朝、隋初長安佛教\206
第一節 西魏、北周佛教與《菩薩藏眾經要》\207
一、字文泰與西魏佛教\208
二、地論學派“五門”與《一百二十法門》\212
三、現存《菩薩藏修道眾經要》卷十、十二 \214
第二節 淨影慧遠與《大乘義章》\217
一、慧遠的生平\217
二、淨影慧遠的弟子群\232
三、淨影慧遠的著作\235
四、《大乘義章》與北朝佛教義學\241
第三節 地論學派“南北二道”與鄴城、長安佛教\256
一、地論師的譜系建構與隋唐佛教\256
二、淨影慧遠、靈裕、志念和隋初政教關係\263
三、地論學派“南北二道”與靈裕的法統觀念\270
四、思想、歷史、文本視野下的“南北二道”\284
結 語:地論學派譜系的“觀念建構”與“歷史真實”\287

第四章 判教思想與大乘佛教意識的建構\291
第一節 南北朝佛學與大乘意識\293
一、印度佛教與大小乘觀\293
二、有部禪法與大乘佛教\295
三、大小乘互斥與大小乘兼學\300
四、地論學派與北朝的大乘佛教意識\304
第二節 一音半滿與四宗判教\308
一、一音教與半滿教\308
二、漸、頓、圓教與四宗判\317
三、通教通宗與五十二行位\324
四、漸教大乘與頓教大乘\327
第三節 《大集經》與通宗圓教\329
一、縣遵與漸、頓、圓教\330
二、三宗四宗與五宗六宗判\330
三、通宗之圓教與通宗之頓教\333
第四節 五時教義與南朝佛教\337
一、智誕與頓漸五時教\337
二、道憑與五時教義\343
三、F-180《教理集成文獻》與五時教判\345
第五節 二藏與四宗判\353
一、評破異說與會通南北朝\354
二、二藏與頓漸教\358
三、四宗判與大小乘 \362
四、判教的淺深與等質\365
結 語:南北朝佛學融合視域下的地論學派判教\367

第五章 真如佛性與本始當現\372
第一節 佛性的當常現常與佛身的本有始有
——《金剛仙論》的佛性思想\376
一、真如佛性的現常與當常\376
二、法身本有與報身、應身始有\379
三、《金剛仙論》佛性、佛身思想與《大乘十地論義記》(羽 726R)\383
第二節 眾生、真如佛性與真識心\385
一、相續不斷與中道實性——P.2908的佛性思想\386
二、真如佛性與佛性真心\391
三、法身佛性與真識心\396
第三節 當常現常與本始理行\402
一、佛性的當常現常到當有現有\402
二、本有始有與理性、行性\411
第四節 佛性思想學術史上的“三重建構”\419
一、吉藏與“二元對立式”的地論師佛性思想批判\419
二、智顫的“別教”視野與地論師的本有佛性 \424
三、南道“本有佛性”與北道“始有佛性”——唐代至現代學術史的“遮蔽”\428
結 語:從“當常現常”到“本有始有”的地論學派佛性論\431

第六章 阿梨耶識依持與真如依持\434
第一節 兩種阿梨耶識與真如體用:初期地論學派的心識思想\434
一、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與三界唯心:《十地經》的心識思想\435
二、阿黎耶識與自性清淨心:《十地經論》的心識思想\439
三、二種阿梨耶識與一意識:菩提流支的心識思想\443
四、阿梨耶識依持與真如體用:法上及其周邊的心識思想\448
第二節 自性清淨心與八識真智\462
一、自性清淨心與真如依持\463
二、通宗圓教與七識、八識\470
三、緣智與真智\473
第三節 真如依持與本末依持——淨影慧遠的心識論\478
一、真識與真妄\478
二、真妄體用、本末與依持\486
第四節 南北二道與隋唐佛教的“想像”:地論學派心識論的“三重建構”\495
一、《大乘義章·八識義》“異說”與《大智度論疏》\495
二、吉藏與地論學派的心識論\501
三、天臺智顫“別教”視野與緣修、真修\503
四、南北二道的心識論、修道論與隋唐佛教\507
結 語:從修道論的真、緣智到心識論的七、八識\511

第七章 法界緣起與圓融量智\514
第一節 自體緣集與法界緣起\515
一、緣集與緣起——地論學派經論翻譯與注疏中的概念史\515
二、真實法界與真實緣集——法上與《涅槃經疏》的緣集思想\518
三、自體緣集與法界緣起——靈裕與重視《大集經》一系的緣集思想\522
四、自體緣集與真識——淨影慧遠的緣集思想\533
第二節 體融相融與體用不二 \536
一、法界平等與無障無礙——“圓融”思想的淵源\538
二、圓教與因果——教圓與行融\542
三、空智行融與不二平等——法上與靈裕的法界平等思想\548
四、體融相融與體用不二——重視《大集經》一系的融即思想\551
第三節 六相圓融與量智教證\561
一、六相與“六種正見”:地論學派的經典解釋學 \562
二、證教二道與體義圓融、體相用\570
三、三量與四量——地論學派的知識論與修道論\577
結 語:從緣起、六相的經典解釋學到體相用的修道境界論\586

第八章 《四分律》弘揚與禪觀實踐\590
第一節 《四分律》的弘揚與僧制的確立\590
一、《四分律》與地論師的律學傳統 \591
二、地論學派與北朝僧制的確立\595
第二節 地論師僧實、僧稠禪系與其禪法思想\598
一、僧實禪系與九次第定\599
二、僧稠的生平與禪系\602
三、僧稠的著作\612
四、僧稠一系的禪法思想\613
第三節 《大集經》與末法觀念、鄴城刻經\625
一、修習《大集經》的地論師\625
二、《大乘五門實相論》的無礙思想\628
三、《大集經》的末法觀念與刻經\631
結 語:地論學派的修道生活與制度生活\639

結 論 從經典解釋到法統建構\640
一、地論學派的區域性與南北佛學交流\640
二、地論學派的經典解釋與修道論本位\642
三、從思想解釋的“差別”到法統觀念的“對立”\644

附 錄\652
一、《一百二十法門》\652
二、《菩薩藏修道眾經要》第十\659
三、《菩薩藏修道眾經抄》卷第十二\677
四、敦煌遺書《毗尼心》與莫高窟196窟”戒壇窟”\698
(一)《
Related reviews
  1. 修學之路:評述聖凱《南北朝地論學派思想史》 / 宋泉樺 (著)
Hits50
Created date2024.07.04
Modified date2024.07.04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700795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