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從佛學系統指向評天臺山家山外之爭——以知禮《四明十義書》為中心 |
|
|
|
Author |
釋昌如 (著)
|
Source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1 |
Date | 2024 |
Pages | 84 - 99 |
Publisher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佛學系統指向; 迷與悟; 頓入佛之知見; 山家; 山外 |
Abstract | 本文試圖以整體的視野——佛學系統之根本指向——為視角,以四明知禮《四明十義書》所記載的山家山外爭論為中心;對北宋初期天臺宗山家山外的爭論進行剖析。經研究發現,佛學系統根本之價值指向,是眾生與佛之間,迷與悟的轉換;佛學系統根本之方法指向,是眾生頓入佛之知見;佛學系統根本之目的指向,是眾生斷集破執。通過解讀知禮《四明十義書》發現,北宋初期天臺山家山外對天臺典籍的理解陷入了兩種路徑:要么陷入因果二分的二元論,以致奉克因證果為真理;要么陷入因果一體本體論,導致奉絕對真心為圭臬。山家山外都沒有契中智者大師所契中的圓教本旨,即佛學的根本指向:以迷與悟的轉換為價值根本,以頓入佛之知見為方法根本,以破除我法二執為目的根本。 |
Table of contents | 緒論 一、山外直顯與山家觀心之爭——絕對本體論與二元論的交鋒 (一)山外之真心直顯 (二)山家之觀妄心 (三)佛學系統根本指向下的直顯與觀心 二、山外與山家成佛方法之爭:頓與漸 (一)止觀與禪定的區別 (二)成就佛道之核心要素:伏見、頓悟、入正知見 (三)成佛路徑之抉擇:先頓后漸,還是先漸后頓? (四)佛學系統根本指向下的漸與頓 三、山外真心與山家妄心之爭——絕對本體之真心與因果二分之妄心 (一)山外之“心性”義 (二)山家之“心性”義 (三)佛學系統根本指向下的真心與妄心 四、山家性具三千與山外心具三千之爭 (一)山家色心雙具三千 (二)山外心具三千 (三)佛學系統根本指向下的性具三千與心具三千 五、山家理事二造與山外實相之爭 (一)山家理造與事造二分 (二)山外之實相觀 (三)佛學系統根本指向之下的理事二造與實相 結語 |
Hits | 9 |
Created date | 2024.11.19 |
Modified date | 2024.11.1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