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十問:佛學研究青年訪談錄
Author 李銘佳 (主編) ; 汪珂欣 (主編) ; 李周淵 (主編) ; 陳志遠 (主編) ; 顏峻 (主編) ; 黃凱 (主編)
Date2024.11
Publisher宗教文化出版社
Publisher Url https://www.zjwhcbs.com/zj/home.html
Location北京市, 中國 [Beijing, China]
Content type書籍=Book
Language中文=Chinese
Abstract本書彙集了當代青年學者的訪談,展現他們在佛學研究領域的探索與心路歷程,為學界提供多元視角。

本書共收錄 67 篇文章,具體包括:

58 篇青年學者訪談,呈現新一代學者的研究視角、學術思考和方法論探索;
2 篇研究心得,分享學者的學術體悟與研究經驗;
3 篇國際知名學者的長篇專訪,受訪者包括傅新毅、Marcus Bingenheimer、Michael Radich,深入探討他們的研究歷程與學術觀點;
1 篇關於學術傳承的心得,探討佛學研究的學術譜系與傳承;
3 篇紀念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先生的特輯,緬懷這位在佛學研究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學者。
本書全面展示了當代青年學者在佛學研究中的最新探索,涵蓋多個學科領域,包括哲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藝術學等。受訪學者的地域分布廣泛,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以及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德國、奧地利等國家和地區,展現了佛學研究的國際化學術視野。

主編為李銘佳、汪珂欣、李周淵、陳志遠、黃凱、顏峻。

書名「十問」取自本書的獨特訪談形式,即每位學者均需回答精心設計的十個問題。這一結構不僅確保了訪談的系統性與深度,同時也使學者能夠充分展現其研究方向、方法論思考以及學術觀念。透過彙聚來自不同背景和研究領域的學者觀點,本書展現了當代佛學研究的多元性,並促進跨學科對話。

本書不僅適合佛學研究領域的學者和學生閱讀,也為對佛學研究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該領域學術發展的機會。
Table of contents序一王頌:好的故事
序二陳志遠:敢遣春溫上筆端
引言佛研青年來了!
【佛研十問】
一、叩問歷史真相
01 甘沁鑫:作為方法的東亞佛教
02 康昊:若我寺興復,天下興復;若我寺衰弊,天下衰弊
03 陳志遠:叩寂寞而求音
04 夏德美: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05 釋道悟: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06 方圓:此皆是不可思議之人,行不可思議之事
07 武紹衛:匹夫匹婦,與聖無異
08 白照傑:貧道前世燕赤霞
09 楊奇霖:心是千反田,筆如奉太郎,佛學門外漢,清史野狐精
10 李尚曄:朝陽之輝,與時並明
11 曹凌:做自己的明燈
12 張雅雯:多元而動態的觀察,理論與實踐的平衡
13 黃凱:學徒修習,無棄寸陰
14 王興:熾盛如火,燒煩惱薪
15 平燕紅:沉浸在細枝末節不肯放手
二、探尋思想之旅
16 李子捷:教理與史論
17 辛放:能發勝慧破諸疑,是諸聖賢法衢路
18 彭毛才旦:由彼彼依緣,說彼彼性空,離此更何有,希有善教誨
19 田希: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
20 馮川:一多相攝,內外圓融
21 湯銘鈞:文獻學,再多點哲學
22 釋法照:唯識無境,境隨心轉
23 陳帥:不獨貞觀嘉會賢
24 釋明臻:願得無所畏,正以修其心
25 釋有敃:學習與成長,通常只發生在舒適圈外
26 楊祖榮:讀書的風景
27 陳洵渼:維摩一默,聲如淵雷
28 李薇:犀牛之角
29 李明書:出世的學問,入世的關懷
30 陳陶:一位佛研青年的經驗教訓
31 繆壽樂:梵文是人為創造的,自然是難學的
32 許偉:就這樣吧
33 孫國柱: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三、追溯信仰源流
34 趙慶華:豆俎馨香,無遠弗屆
35 趙新玲:若尊若卑,虛往實歸
36 王鶴琴:借甘露爽,濯海鮑腥
37 高永順:掄起三板斧,叩問生命真諦
四、深入文獻海洋
38 李猛:一頭栽進文獻的海洋裡,至今未出
39 管仲樂:冷板凳上孤獨客,舊紙堆中小螟蛉
40 真大成: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41 釋覺心:溯其源,明其流
42 白景皓: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43 釋堅融:今既無法登巔峰,切莫停滯山谷裡
44 釋覺莊:研讀,思維,實踐,推廣
45 魏翔: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46 李博寒:不急不躁,直面文本
五、描繪視覺圖景
47 雷啟興:我與龜茲覆鬥頂的二三事
48 蕭浪:內外無事,白梅不凝
49 方喜濤:高山景行,何妨萬物常圍繞
50 李穎:以法為洲,以法為歸依
六、融通印藏智慧
51 般燈:願為佛典翻譯盡一點綿薄之力
52 李嬋娜: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53 侯浩然:人,必須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並且有勇氣堅持下去
54 陸辰葉:動心忍性,益所不能
55 劉麗文:君子學以致其道
56 張思睿: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57 趙世弘:眾所周知,B 站是一個用來學習的網站
58 白宇:佛研與人生
【佛研隨想】
顏峻:佛教思想義理研究隨想
劉勁松:初期佛教名相研究的思考
【佛研專訪】
傅新毅:我始終只是法的學習者
馬德偉:我今有一襦非羅亦非綺借問作何色不紅亦不紫
何書群:佛典與電腦
【佛研傳承】
張文婷:身為佛教學者的反抗-學生眼中的「另類」導師萬金川先生
【佛研紀念】
左冠明紀念特輯
趙文:記《般若經》研究專家左冠明先生
盧鷺、趙悠:鑿荒塗以開轍,標玄指於性空
潘小溪: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跋編輯部二三言
ISBN9787518815425
Hits166
Created date2025.02.07
Modified date2025.02.07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708444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