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歷史脈絡及重要人物=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Important Figure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
|
|
|
Author |
嘉木揚‧凱朝 (著)
|
Source |
中國宗教=Religions in China
|
Volume | n.08 |
Date | 2020 |
Pages | 52 - 53 |
Publisher | 中國宗教雜誌社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
Keyword | 佛教經典; 中國化; 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廟; 釋迦牟尼佛; 重要人物 |
Abstract | 佛教源于古印度,佛經最初所使用的語言是巴利文和梵文,傳到中國后,分別翻譯為漢文、藏文、蒙古文、滿文、傣文等多種語言,為中國人提供了了解和學習佛教經典的契機。佛教傳到中國后,結合中國本土的文化傳統、思想、習俗又有了新的發展。譬如在建筑、繪畫、石窟雕刻藝術等方面都具有佛教中國化的特點,藏傳佛教地區的佛教建筑更具有藏族地區和中原文化結合的藝術特點,在唐卡藝術以及藏醫學領域也具有藏傳佛教中國化的突出特點。 |
Table of contents | 一、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歷史脈絡 52 二、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使者——文成公主 52 三、藏傳佛教中國化先驅者——薩迦班智達的歷史性貢獻 52 四、宗喀巴大師對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歷史性貢獻 53 五、藏傳佛教中國化的突出貢獻者——十世班禪大師的“慈心無礙、行願無盡”的宏願 53 |
ISSN | 10067558 (P) |
Hits | 14 |
Created date | 2025.02.27 |
Modified date | 2025.02.2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