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22
件著作が収録され、16 件全文を含む(まだ本館にオーソライズされていません)
|
|
|
|
|
|
 |
シリアル番号: |
40405 |
|
|
 |
別名: |
Lin, Tsz-ching = Lin, Zi-qing |
 |
|
|
 |
種類: |
個人著者 |
 |
|
|
 |
個人サイト: |
|
 |
|
|
全文 |
タイトル |
著者 |
掲載誌 |
出版年月日 |
|
|
《青龍寺惠果和尚之碑》今譯 |
林子青 (譯)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4 |
|
|
「唯識」原語之研究 |
宇井伯壽; 林子青 |
學僧天地 |
1948.11 |
|
|
「唯識」原語之研究:附識 |
林子青 |
學僧天地 |
1948.11 |
|
|
「悵望湖州未敢歸」一詩非澹歸和尚所作 |
林子青 (著)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91 |
|
|
一位耶教醫師對弘一大師的尊敬 |
林子青 |
上海佛教 |
1990.03 |
|
|
一花一葉一如來 -- 林子青佛學論著集 |
林子青 |
|
2008.12.01 |
|
|
一花一葉一如來 -- 林子青佛學論著集 |
林子青=Lin, Zi-qing |
|
2008.12.01 |
|
|
一個美國婦女對《華嚴經》的理解 |
林子青 |
上海佛教 |
1988.04 |
|
|
人中之鶴嚴苛戒己的弘一律師 |
林子青 |
海潮音=Hai Ch'ao Yin Monthly |
1996.04 |
|
|
八指頭陀與笠雲芳圃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7.08 |
|
|
三階教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9 |
|
|
三聚淨戒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0 |
|
|
大覺懷璉禪師傳 |
林子青 |
佛教公論 |
|
|
|
中國佛教規儀 |
林子青 |
|
1988 |
|
|
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附刊(十六):台灣林子青居士致本會秘書雪嵩法師函 |
林子青 |
海潮音=Hai Ch'ao Yin Monthly |
1947.03 |
|
|
元代佛教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0.04 |
|
|
元照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元賢禪師的「鼓山禪」及其生平 |
林子青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五) -- 中國佛教史論集(六) -- 明清佛教史篇 |
1977.01 |
|
|
元賢禪師的「鼓山禪」及其生平 |
林子青 (著) |
現代佛學 |
1958.08.13 |
|
|
太虛法師初到廈門之回憶 |
林子青 (著)=Lin, Tsz-ching (au.) |
內明=Nei Ming |
1987.10.01 |
|
|
巴利語之史的研究 |
林子青 |
覺群週報 |
1946.11 |
|
|
巴利語之史的研究(續完) |
林子青 |
覺群週報 |
1946.12 |
|
|
水陸法會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台灣佛教漫談 |
林子青 (著) |
現代佛學 |
1951.07.15 |
|
|
弘一大師永懷錄 |
林子青 |
|
2009.06 |
|
|
弘一大師年譜 |
林子青 |
|
1974 |
|
|
弘一大師年譜與遺墨 -- 1880年-1942年 |
林子青=Lin, Tsz-ching |
|
2010.01.01 |
|
|
弘一大師的生平 |
林子青 (著) |
現代佛學 |
1957.10.13 |
|
|
弘一大師涅槃八週年紀念:致王心湛居士書四則:附識 |
林子青 |
覺有情 |
1950.11 |
|
|
弘一大師傳 |
林子青 |
內明=Nei Ming |
1985.05.01 |
|
|
弘一大師新譜 |
林子青 |
|
1993 |
|
|
弘一法師書信 |
林子青 |
|
2007.11 |
|
|
弘一法師書信 |
林子青 |
|
1990 |
|
|
弘忍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玄中寺を訪おて |
林子青 |
中國 |
1956.11 |
|
|
白雲深處一禪僧 -- 林子青傳記文 |
林子青=Lin, Tsz-ching |
|
2008.10 |
|
|
印度佛教四大聖蹟史話 |
林子青 |
弘化月刊 |
1956.05 |
|
|
印度醫學對於中國醫學的影響 |
林子青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2009.03.01 |
|
|
印度醫學對於中國醫學的影響 |
林子青 (著) |
現代佛學 |
1956.06.10 |
|
|
吉藏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名山石室貝葉藏 -- 石經塔寺文物 |
林子青 |
|
2000.08 |
|
|
成實師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0 |
|
|
行雲流水一枯禪 -- 林子青傳記集 |
林子青=Lin, Tsz-ching |
|
2008.09 |
|
|
行像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佛教文化東漸與中國古代寺院的文化設施 |
林子青 |
佛教文化=Buddhist Culture |
1991 |
|
|
佛教寺廟財產所有制的演變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8.03 |
|
|
佛教寺廟財產所有的原始精神 |
林子青 |
弘化月刊 |
1956.02 |
|
|
佛教的哲學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92.10 |
|
|
佛教的會議法 |
林子青 |
弘化月刊 |
1953.03 |
|
|
佛教紀元決擇論 |
林子青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七) -- 佛滅紀年論考 |
1979.01 |
|
|
佛教紀元決擇論 |
林子青 |
覺有情 |
1950.06 |
|
|
佛教紀元決擇論 |
林子青 |
覺有情 |
1950.06 |
|
|
佛教徒的學習問題 |
趙樸初; 林子青 |
覺訊月刊 |
1953.11 |
|
|
佛教會議法的民主精神 |
林子青 |
弘化月刊 |
1956.03 |
|
|
佛教對造林所發揮的積極精神 |
林子青 |
弘化月刊 |
1956.04 |
|
|
佛滅年代異說表 |
林子青 |
覺有情 |
1950.06 |
|
|
佛經翻譯事業初探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8.12 |
|
|
吳興妙嚴寺版藏經雜記 |
小川貫弌 (著); 林子青 (譯)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8 |
|
|
明代佛教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0.04 |
|
|
林子青居士致廣義法師函 |
林子青 |
佛教公論 |
|
|
|
法融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長亭古道芳草碧--憶弘一大師等師友 |
林子青 |
|
2000 |
|
|
長亭古道芳草碧--憶弘一大師等師友 |
林子青 |
|
2000.06 |
|
|
信行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南齊佛教與蕭子良 |
小笠原宣秀;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9.02 |
|
|
律宗高僧弘一法師 |
林子青 |
李叔同--弘一法師 |
1988.04 |
|
|
重修福清黃檗山萬福寺緣起 |
林子青 (著)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9 |
|
|
浴佛 |
林子青 |
獅子吼=Lion's Roar Magazine |
1988.05 |
|
|
浴佛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涅槃師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0 |
|
|
神會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記林藜光先生 |
林子青 |
覺群週報 |
1946.09 |
|
|
馬一浮居士與弘一法師的法緣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7.09 |
|
|
國師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掛單閒考 |
林子青 |
妙法輪 |
1944.07 |
|
|
清代佛教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0.04 |
|
|
清規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九十七) -- 佛滅紀年論考 |
張曼濤 ; 呂澂 ; 唐慧瑞 ; 釋太虛 ; 林子青 ; 張慰西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七) --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 -- 臺灣佛教篇 |
張曼濤 (編)=Chang, Man-tau (ed.); 林子青; 匡宇; 林德林; 李添春; 林德林 |
|
1979.01 |
|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五) -- 中國佛教史論集(六) -- 明清佛教史篇 |
張曼濤 (編)=Chang, Man-tau (ed.); 竜池清; 黎光明; 吳因明; 林子青; 林元白 |
|
1977.11 |
|
|
章太炎先生遺札二首(致王心三居士) |
章太炎; 林子青 |
覺有情 |
1950.10 |
|
|
章太炎先生遺札二首(致王心三居士):附識 |
林子青 |
覺有情 |
1950.10 |
|
|
彭際清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善導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菩提明鏡本無物 -- 佛門人物制度 |
林子青 |
|
2000.05 |
|
|
菩提達摩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開於「絡子」之起源 |
嚴文樸; 林子青 |
學僧天地 |
1948.05 |
|
|
傳戒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敬安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殿堂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徹爾巴斯基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
林子青 |
現代佛學學術論文分類索引 |
1958.08 |
|
|
福州毗盧大藏經的雕印 |
小川貫弌 (著); 林子青 (譯)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8 |
|
|
福州崇寧萬壽大藏的雕造 |
小川貫弌 (著); 林子青 (譯)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8 |
|
|
福建佛教僧人與橋樑建築(下)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8.10 |
|
|
福建佛教僧人與橋樑建築(上)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8.08 |
|
|
福建佛教僧人與橋樑建築(中)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88.09 |
|
|
臺灣佛教概況 |
林子青 |
覺群週報 |
1946.09 |
|
|
臺灣佛教漫談 |
林子青 |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八十七) -- 中國佛教史論集(八) -- 臺灣佛教篇 |
1979.01 |
|
|
廣洽老和尚舍利塔碑記 |
林子青 |
南洋佛教=Nanyang Buddhist |
1995.04 |
|
|
德清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慧日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慧可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慧能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緬懷廣洽老法師 |
林子青 (著)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94 |
|
|
曇鸞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鴻雁千里寄故人 -- 林子青書信集 |
林子青=Lin, Tsz-ching |
|
2008.09 |
|
|
叢林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鎮江金山寺雜記(一)─(二) |
林子青 (著)=Lin, Tsz-ching (au.) |
學僧天地 |
1948.04-05 |
|
|
鎮江金山寺雜記(一)─(二) |
林子青 (著)=Lin, Tsz-ching (au.) |
學僧天地 |
1948.04-05 |
|
|
鎮江金山寺雜記(上) |
林子青 |
學僧天地 |
1948.04 |
|
|
鎮江金山寺雜記(中) |
林子青 |
學僧天地 |
1948.05 |
|
|
題秋楓女士碧柳白屋圖 |
林子青 |
覺音 |
|
|
|
題與靜安本孚兩兄合影 |
林子青 |
覺音 |
|
|
|
懷常惺法師 |
林子青 |
海潮音=Hai Ch'ao Yin Monthly |
1988.11 |
|
|
懷常惺法師--為紀念常惺法師示寂五十周年而作 |
林子青 (著)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8 |
|
|
贊唄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關於弘一大師之一小考證 |
林子青 |
覺有情 |
1944.05 |
|
|
關於圓悟禪師墨跡的說明與注釋 |
林子青 (著)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5 |
|
|
懺法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 |
|
|
譯經僧--求那跋陀羅 |
野村隆昌 (著); 林子青 (譯)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1982 |
|
|
讀武華《李叔同 - 弘一法師》書後 |
林子青 |
香港佛教=Buddhism in Hong Kong |
1996.08 |
|
|
讀體 |
林子青 |
中國佛教 |
1982.0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