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杳渺、深幽、寧靜 ──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賞析 |
|
|
|
著者 |
桑寶靖 (著)
|
掲載誌 |
世界宗教文化=The Religious Cultures in the World
|
巻号 | n.2 |
出版年月日 | 2003.06 |
ページ | 31 - 33 |
出版者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iwr.cass.cn/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キーワード | 詩人; 佛教; 寺院; 釋教; 破山寺; 寧靜; 《題破山寺后禪院》 |
抄録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深。
這是唐代詩人常建遊歷常熟(今江蘇常熟市)破山寺所寫的詩。從南北朝時期起,隨著佛教的興盛,大大小小的寺院、蘭若遍佈大江南北。杜牧有詩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古時的寺院不但是弘揚佛教的場所,往往也是當地的文化中心,是文化活動集中的地方。文人們到寺院遊歷成為習俗,這也提供了儒(文人)、釋(僧人)交流的機會。文人們在那裡得到薰陶,同時也提高了寺院的文化品格。這樣,寺院文化得以發展,也助長了佛教的傳播。 |
ISSN | 10076255 (P) |
ヒット数 | 273 |
作成日 | 2005.04.08 |
更新日期 | 2024.02.1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