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著者 |
崔小敬
|
出版年月日 | 2004.11.06 |
ページ | 5 - 137 |
出版者 |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fudan.edu.cn/
|
出版地 | 上海, 中國 [Shanghai,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博士 |
学校 | 復旦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中國古代文學 |
指導教官 | 陳允吉 |
卒業年 | 2004 |
キーワード | 寒山=Hansha; 寒山傳說=legends of Hanshan; 宗教情懷=religious emotion; 審美超越=aesthetic transcendence |
抄録 | 本篇論文以寒山及其詩為題,全文包括前言、上篇、下篇及附錄四個部分。前言分為寒山詩的流傳、結集及版本、寒山詩與寒山其人、寒山詩的思想與風格、寒山詩的傳播與寒山體四個方面,對歷史上的寒山研究歷程及現狀作了簡要評述。上篇“探尋篇”對現在傳世的寒山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歸納,認為有關寒山的大多數記載均非可靠的信史,而是一種傳說。所謂寒山的事跡在本質上是一個傳說發生、發展和流變的過程,從早期記載中修道者面貌的寒山一變而為文殊化身,并與普賢化身的拾得并稱“二圣”,后彌陀化身之豐干再加入,于是“三隱”或“三賢”系統形成。寒山、拾得故事流傳至民間,遂與唐代神僧萬回的事跡合流,取萬回“和合神”之地位而代之,于是再變而為“和合二仙”,成為在民間廣受尊崇的喜樂之神。在這一過程中,故事情節越來越豐富復雜,傳說流變越來越繁麗神奇,人物面貌越來越生動鮮活。以其對寒山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而言,佛教徒起了最大的作用,逐漸把寒山神化成了文殊菩薩的化身;其次,是民間信仰的巨大力量,最終創造出了“和合二仙”這樣土生土長的神祇形象;再次,是道教徒對寒山形象的重塑,雖然作為道教人士的寒山沒有前二者那樣聲名顯赫,但道教徒始終沒有放棄對寒...
The article of Hanshan and Hanshan’s poems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preface, the former section,the latter section and the appendix. The preface comments on past and present situations of Hanshan’s studing,consisting of four sides,the circulating,editting and editions of Hanshan’s poems,Hanshan’s poems and Hanshan, ideas and styles of Hanshan’s poems and spreading of Hanshan’s poems and Hanshan Style. The former section of “probing” centering on legends of Hanshan , points that materials about Hanshan ...
|
目次 | 摘要 引言:寒山研究現狀 一、 寒山詩的流傳、結集及版本 二、 寒山詩與寒山其人 三、 寒山詩的思想與風格 四、 寒山詩的傳播與寒山體 上篇 探 尋 篇 楔子 第一章 寒山傳說辨綜 第一節 寒山傳說的有關資料 第二節 寒山傳說的形成與流變(上) 第三節 第二章 雜考 第一節 寒山為文殊菩薩說 第二節 寒山“入穴自合”說 第三節 寒山繪畫考 下篇 闡 釋 篇 楔子 第一章 寒山詩的宗教情懷 第一節 佛教信仰的層次性 第二節 道教(家)的隱逸與長生 第二章 寒山詩的審美超越 第一節 社會:丑陋與罪惡 第二節 寒山:物象與心象 附錄: 寒山:亞美三大文化圈中的不同接受與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
ヒット数 | 456 |
作成日 | 2008.03.28 |
更新日期 | 2015.06.08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