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釋覺泰
|
掲載誌 |
法華思想與天台佛學研討會(第4屆)
|
出版年月日 | 2008.05.03-04 |
ページ | 32 |
出版者 | 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Association for Modern Buddhist Studies /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enpo.org.tw/www/ambs/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摩訶止觀; 智顗=智者大師=天台大師; 業=Karma=Kamma; 業相; 觀業相境 |
抄録 | 佛經中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業」的確是不可思議的東西。如果我們不能察覺業的因果關係,被它牽纏且隨他隨意流轉,則內心思緒恆常散亂而不自在,這對生命的進化是一種傷害及懲罰。在《摩訶止觀》中,智者大師將「業」如何透過懺悔及「業相」如何透過止觀成就修行等等的問題做了精彩的開示。所以本文主要討論,何謂業?業如何產生?業的作用?何謂業相?業相何以是修行者可以用來修關的境?其特殊處何在?業相顯現因緣條件為何?如何才能現透過業相做修行?如何觀業相是不思意境?等等這些問題,智者是如何詮釋與開展的。幼稚者強調觀業相的修習,主要想引導行者了悟業性本空,穿透業相走出宿命的輪迴,成就自己的修行。智者的教法中,所論及的那些正確理念,及具體可行的方法?亦是本文所關注的重點。 |
ヒット数 | 748 |
作成日 | 2008.06.26 |
更新日期 | 2015.08.1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