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著為累根 -- 嘉祥吉藏經解體系的理論預設及其詮經方法=Attachment as the Origin of Suffering: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and Approaches of Chi-Tsang's Exegetical System
著者 簡凱廷 (著)=Chien, Kai-ting (au.)
出版年月日2008
ページ241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出版サイト http://www.cl.nt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修士
学校國立臺灣大學
学部・学科名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官林麗真
卒業年96
キーワード吉藏=Chi-Tsang; 三論宗=San-Lun; 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 經解=Theoretical Premise; 詮經方法=Exegesis; 有所得=Methodology; 著=Attachment
抄録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祥吉藏作為一名義解僧,如何詮解各佛教經論中的教說,藉以統攝思想、立場或異的經典於同一體系之中。首先,藉由討論吉藏在傳統佛教史傳中的形象以及與三論宗的關係等問題,以確立本文研究對象思想的代表性及其侷限。其次,透過史傳文獻及其著作內容等記載,考察吉藏作為一名義解僧侶所面對的歷史課題。而本研究的主體部分則在於檢視吉藏基本經解立場,以及由探究此一立場背後可能涵藏的意義切進,嘗試將吉藏經解體系中的理論預設與詮經方法等組成成分進一步予以顯題化。在相關討論方面,第二章指出吉藏在經解事業中所面對的主要課題有二:一是探究、解釋經典文義,二是就自身對於佛陀教說的理解,與他家展開論辯。而就後者來說,吉藏所面對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於當時佛教內部的其他義解僧侶,尚不涉及與佛教以外其他思想勢力的直接衝突。第三章第二節則說明吉藏透過「有所得」與「無所得」此二種標立,將自己與師門在講經宣教上的立場,與龍樹、提婆等印度大乘論師等同起來,並且把自己與師門在講經事業上所面對的競爭對象,與佛典中如來所面對的外道,以及龍樹論中所批判的對象等,劃歸為同一個陣營;而第三節則以探究吉藏判釋「有所得」與「無所得」的區分標準切入,進一步揭示其經解體系中最主要的理論預設——「著」,並且說明此「著」的內涵乃具有三個部份:第一,指稱心理意識狀態的「著」;第二,此「著」是造成苦痛的根源;第三,持有對於「世界究竟」的主張,即「見」,其心理狀態也是「著」的一種。第四章與第五章且分就「四假說」、「因緣對自性」、「因病設藥,病除藥消」、「否定的使用意義」等圍繞著「著」這個預設所設立的詮經方法展開討論。其中,「因緣對自性」此一詮經設立,表現了吉藏及其師門有意識地關注在講經論義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本身,而「因病設藥,病除藥消」則為吉藏經解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成分:透過此一設立,吉藏指出經論上的教說乃為針對特定「執見」而興發的,是「治病之藥」,不是對於語言以外「真實」的一種指涉。最後,在本文的研究基礎上,就玄佛交涉、修行觀、判教論三個議題,嘗試針對吉藏思想與老莊學說的關係、吉藏何以「愛狎風流,不拘檢約」?以及他為何宣稱《法華經》已宣說「佛性」教說?等問題,提出看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希望進一步釐清吉藏經解思想之核心面貌,並就此,對於當代各家吉藏思想詮釋所涵藏的潛在爭執,有所回應。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how Chi-Tsang, as a “yi chieh”(義解) monk, interprets the teachings recorded in various Buddhist scriptur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ystem that encompasses the texts written from divergent positions and reasoning. First of all, an investigation of Chi-Tsang’s historical figure and its relation to San-Lun Buddhism is undertaken in order to secure the most salient features and limits of Chi-Tsang’s thought. Secondly, Chi-Tsang’s historical task is defined through analysis of biographical records and his own writings. The primary focus is give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Chi-Tsang’s exegetical system and what ensues from it, in order to highlight his theoretical premise and exegetical approaches as latent them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aforemention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mes of “Buddhist-Daoist interfusion,” “Meditation,” and “Pan-chiao,”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Tsang’s thought and Daoism, the legend that Chi-Tsang is “less observant of Buddhist precept than being profligate,” as well as his claim that “the Lotus Sutra has already pronounced the teaching of Buddha Nature.” The present study hopes to uncover the core of Chi-Tsang’s exegesis system and makes meaningful response to contemporary interpretive discourses on Chi-Tsang’s thought.

目次緒論 /1
第一章 嘉祥吉藏與三論宗 /17
第一節 吉藏在中國傳統文獻中的形象 /17
一、《續高僧傳》中的吉藏 /17
二、中國其他佛教著作中的吉藏 /29
第二節 吉藏與三論宗 /33
一、「宗」字內涵及其外延的爭議 /33
二、「三論宗」的定義:以三種可能指涉為主的討論 /36
三、吉藏集「三論宗」大成的意義 /43
第二章 吉藏的歷史課題 /47
第一節 由「法滅」的危機意識談起 /47
一、正法、像法、末法三時說的成立 /47
二、吉藏對於三時說的回應 /52
第二節 吉藏作為義解僧所面臨的歷史課題 /53
一、吉藏釋經舉措的兩個面向 /54
二、吉藏所處環境的學術景況 /57
第三節 吉藏著作中的主要批評對象與論辯主題 /65
一、吉藏著作中的主要批評對象 /65
二、吉藏著作中主要的論辯主題——二諦與判教 /72
第三章 吉藏經解的基本立場及學說的根本預設 /81
第一節 無所得與有所得:吉藏釋經舉措的基本立場 /81
一、「無所得」與「有所得」判分下的指涉對象 /82
二、吉藏討論問題的基本模式 /92
第二節 著為累根:吉藏論說之根本預設 /97
一、由有、無二見談起 /98
二、「決定解」:「著」的另一種表示方式 /105
三、何以不可「著」? /109
四、「著」是吉藏學說中的根本預設 /110
第四章 根本預設下的詮經方法(一):四假說、因緣對自性 /115
第一節 「有所得」與「無所得」:語言使用及認知態度的區分 /115
第二節 論「因緣」、「隨緣」、「對緣」、「就緣」四假 /117
一、因緣假 /118
二、隨緣假 /120
三、對緣假 /121
四、就緣假 /123
第三節 「自性」及對「自性」的「因緣」 /124
一、「自性」的使用意義 /125
二、對「自性」的「因緣」︰何謂「相待假」 /130
三、「因緣」如何對「自性」:「相待假」提出的目的及意義 /133
第五章 根本預設下的詮經方法(二):因病設藥,病息藥廢、否定的使用意義 /141
第一節 因病設藥,病息藥廢 /141
一、「因病設藥,病息藥廢」的意義 /141
二、關於「因病設藥,病息藥廢」的運用 /146
第二節 「否定」在吉藏學說中的使用意義 /159
一、吉藏著作中關於「否定」的使用 /159
二、「無所得人」使用的「否定詞」具有「肯定」的義涵?/166
第三節 語詞與語詞否定間的關係:顯道、強名與異名 /168
一、問題的提出 /168
二、「顯道」顯何「道」:離於言說的「形上實在」? /172
三、如何看待「強為立名」以及強為立名的目的 /178
四、異名同體? /183
第六章 相關議題新詮:玄佛交涉、修行觀、判教論 /187
第一節 吉藏學說與道家的關係:以批判佛教學者觀點為主的反思 /187
一、何謂批判佛教思潮 /187
二、吉藏是偽佛教徒:伊藤隆壽等學者的詮釋觀點 /191
三、吉藏是偽佛教徒?本文研究立場的反思 /196
第二節 吉藏修行觀上的諸問題 /214
一、吉藏「愛狎風流,不拘檢約」的可能詮釋 /215
二、吉藏著作中的論辯即禪觀內容的另類展現 /218
第三節 判教與經宗的關係:何以吉藏主張《法華》已明佛性 /222
結論 /229
參考文獻 /235
ヒット数837
作成日2008.09.04
更新日期2015.08.26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165709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