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黃夏年
|
掲載誌 |
浙江學刊=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巻号 | n.4 |
出版年月日 | 2001 |
ページ | 17 - 22 |
出版者 |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zjss.com.cn
|
出版地 | 杭州, 中國 [Hangzhou,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編審 |
抄録 | 中國古代寺廟教育是“叢林敎育”,其最重要的一點是,師徒關系是培養人才的基本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特點在於培養的人才視野較窄,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以通一經者居多。現代式的學院教育,重在學堂授課,以傳授知識為主,培養的人才在知識結構上明顯較優於叢林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學僧,但在修行方面,則有不如叢林教育出來的僧人嚴格,學修關系成為當代佛學院教育的一個不好理順與不好解決的現實問題。近年來,整個社會重視知識,強調知識,世俗學校教育以掌握知識的分數好壞作為衡量標準,這種風氣必然會影響到佛教界,以才學和學習成績論人,成為佛學院的一個通行的做法,“修”雖然受到僧伽的重視,但只是一個“軟指標”而已。就佛教教育的層面而言,“修”與“學”是既相對又統一的,“學”是理論,“修”是實踐,“學”是要人怎樣去從理論上了解人生的真諦,怎樣掌握人生和社會的知識,培養教徒的宗教理性信仰,建立正信。“修”就是要人去親自實踐解脫的方法,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培養教徒的感性信仰,不走邪路。“修”是目的與結果,“學”是方法和手段,兩者的關系,以把握適度才是最合理的。掌握“度”的原則,應該取是遵循佛教的“中道”認識。學與修關鍵是每個人的自已的體會,猶如飲水,冷暖自知。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要人在學與修上採取方便示法,學者看經書,讀資料是“學”,寫文章,作結論,是“修”,僅僅把學與修定位在知解與修持兩個方面,未免有些過窄,沒有做到使用不二法門的觀照方法,對學者的學與修的關系,我們不能僅僅使用悟解的標準。應該更多地用不二的方法來理解與看待。“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學者在深研藏經時,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地受到了佛法的薰聞,自覺地對佛教抱有同情認同的態度,學即修,修即學,兩者是不二法門。總之,我們對學與修的關系,應該給予一個即既全面,又準確和實事求是地客觀理解,儘量避免那種將學與修對立起來的看法。 |
目次 | 一、歷史的回顧 17 二、佛學院的學與修 18 三、學者的學與修 20
|
ISSN | 1003420X (P) |
ヒット数 | 1000 |
作成日 | 2009.06.03 |
更新日期 | 2019.09.2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