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者 |
李靜杰=Li, Jing-jie
|
掲載誌 |
故宮博物院院刊=Palace Museum Journal
|
巻号 | n.2 |
出版年月日 | 2000 |
ページ | 57 - 69 |
出版者 |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culturefc.cn/index/product.jhtml?act=index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盧舍那法界圖像; 六十華嚴; 禪觀; 住法; 護法與傳法 |
抄録 | 盧舍那法界圖像,即在佛身上表現出佛菩薩、六道眾生及須彌山的佛像,這一圖像學研究已具有100年的歷史。這種圖像作品分布於西起新疆西部、東及中原乃至雲南的廣大地區,作品年代由5、6世紀持續至9、10世紀。20世紀初,英、德等國學者相繼在和田、庫車等地發現此類作品。30年代,日本松本榮一博士對新疆的出土品和敦煌的同類作品做了基礎性研究,他指出那是《華嚴經》教主盧舍那佛圖,這種觀點至今仍具有指導意義。而後,中原地區的作品相繼被披露出來,其中三件的圖像構成極其復雜,學者們眾說紛紜。80年代,美國A·F·侯渥娣博士提出《法華經》教主宇宙主釋迦佛新說,在學界產生了莫大影響。然而,持這兩種觀點的學者一直沒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經典與圖像仔細對照,證實這種圖像確系《華嚴經》教主盧舍那佛圖。這種圖像實際是概括華嚴、涅槃和法華三大部經的禪觀實踐產物,集中反映了佛教的住法和傳法思想。本文主要保留了對直接關聯圖像的解析部分。
|
目次 | 中原地區北朝、隨戶舍那法界圖像作品解讀 北周彌勒七尊背屏式佛像 隋圓雕佛像 蓮花藏世界海觀圖之發現 |
ISSN | 04527402 (P); 04527402 (E) |
研究年代 | 南北朝-北朝-北周 |
研究地域 | 中國 |
ヒット数 | 629 |
作成日 | 2009.09.11 |
更新日期 | 2019.09.1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