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紀野一義
|
掲載誌 |
佛教思想--在印度的開展
|
巻号 | n.1 |
出版年月日 | 1985.06 |
ページ | 100 - 122 |
出版者 |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大乘佛教; 無我; 空; 本體; 如來藏; 自性清淨心; 無住心; 大乘起信論; 法華經 |
抄録 | 本文由「空」,「無住心」與「如來藏」的觀點到「 無我的大我」而逐一論述大乘佛教的無我思想. 全文分 為六段. 第一段說明世尊常就實踐活動而說「無我」,因 此,就此而言,世尊是否徹底採行否定「我」的立場是可 疑的. 所以在考察大乘佛教的無我思想時,便要慎重考慮 世尊的說法何者是第一義諦,何者是世俗諦,以避免誤解 佛陀的教義.
第二段是就五蘊無我,人無我與法無我三者,論述原 始佛教的無我說. 第三段則敘述「空」的兩個立場:就世 俗而言,是指消滅吾人對于存在的事物的執著 (空掉); 就勝義而言,「空」即指諸法「實相」 (空性). 第四段 的主題在探究《般若經》的「無住心」思想,並將之由認 識的問題聯繫到存在全體上.
第五段論述《法華經》中的本體思想,此思想係一 面繼受《奧義書》而來,一面又企圖超越其所繼受者. 第 六段旨在說明出現在《楞伽經》,而完成理論於《大乘起 信論》中的如來藏思想. 結語指出,由原始佛教的「無我 說」發展為「空」而成「諸法實相」的概念,再發展到 「如來藏說」,檢視這間的流變,我們或可說直到如來 藏說的「自性清淨心」與「生滅心」重疊起來的「一心」 思想,方可稱作是佛教「無我說」的「到達點」吧. |
ヒット数 | 373 |
作成日 | 1998.07.22
|
更新日期 | 2016.07.28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