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楊白衣
|
掲載誌 |
佛光學報=Fokuang Buddhist Journal
|
巻号 | n.3 |
出版年月日 | 1978.08 |
ページ | 9 - 38 |
出版者 |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
出版地 | 高雄縣, 臺灣 [Kaohsiung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世親; 三性論 |
抄録 | 《三性論》是考察「三種存在形態」 (三性) 的唯識論,乃以緣起,空將唯識學體系化的實踐論,是綜合阿毘達磨法相哲學與中觀哲學之空的理論最進步的存在論. 三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本論的特色在將認識分別用「顯現」來統一. 並將三性喻為「幻術」:妄執為真實的相是遍計所執; 形相為依他起; 相之非實在則是圓成實性. 表明世界無論從三性的那一面來說,皆具:有與無的性格,三性看似俱有能所的分別,其實體二而為一. 三性悟入的順序,首先為言說習慣的遍計所執性,繼而悟入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在修道上,若能真知遍計所執性不見能所,則斷除依他起性,同時證得圓成實性.《三性論》認為世界唯識無境,無境故識亦無,如此不見能所,得見法界而得自在.
|
目次 | 楔子 歷史上的懸案 本論 一. 三性的名稱 二. 三性的一般意義 三. 虛妄分別的事相 四. 三性的種種意義 五. 悟入三性的順序 六. 三性之幻術喻 七. 三性上的修道意義 八. 唯識無境與佛陀之證悟 結論 |
ヒット数 | 1000 |
作成日 | 1998.07.22
|
更新日期 | 2020.04.0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