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禪學與唐宋詩學
著者 杜松柏
出版年月日1976.05
ページ522
出版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History
出版サイト http://www.his.ntnu.edu.tw/main.php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位博士
学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学部・学科名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官高明, 林尹
卒業年66
キーワード禪學; 唐代=TANG-DYNASTY; 宋代=SONG-NASTY; 詩學; 江西詩派; 法學詩; 參禪; 歷史=HISTORY; 地理=GEOGRAPHY; 禪宗=Zen Buddhism=Zazen Buddhism=Chan Buddhism=Son Buddhism
抄録余深求冥索之後,深感無禪學即無宋代理學。(詳見拙作宋代理學與禪學之關係一文,孔孟學報第三十期)無禪學則唐宋之詩亦不能有高玄意境,而尤影響於論詩評詩,惟詩禪之牽合,則肇端於禪祖師,其後水乳相融,則如方虛谷所云:「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余撰△禪學與唐宋詩學」一文,第一章略述禪宗之成立,自達磨以迄五宗二派,歸納分析,使各家各宗之學,形成體系,又進而探知六祖以下,以思想揆之,則石頭曹洞為一系,馬祖下而臨濟、溈仰、雲門同流,法眼則出入二者之間,且有與教下混合之勢。第二章為唐宋詩學述要,探論唐詩興盛之原委時,揭出佛禪之影響,以見梁任公等「新民族的創造力」說之未妥善;復論唐宋詩之特性,並於唐宋詩學述要一節中,特闡明唐人選唐詩與詩學之關係,以見唐人論詩之著眼點,藝此為論詩者鮮言之故也。第三章為以詩寓禪,首疏述禪學與詩學融合之經過,以見源流,次就禪人之詩,分示法詩、開悟詩、頌古詩、禪機詩四類,選菁釋明,禪人之詩,合逾萬計,實多清音,而詩選唐宋者,均未之及,蓋不知禪之語錄、公案,亦不足知其詩,本章亦稍發其幽光耳。第四章為以禪入詩,唐宋才人詩家,參禪悅禪者不可指數,故以禪理、禪典入詩者,比比皆是;因涉及禪事而成詩者,更繁有其人;至於禪趣詩,古今詩人皆知其佳,而多不知其所以佳,深入證說,著此四類,亦聊為論詩者參究之助耳。第五章論禪學與詩學之合流:既闡明二者有性質上之同異,乃進論宋人以參禪之法學詩,其要見於論詩之詩十餘首,乃就禪學深加析辨,以明其真義;又述禪宗公案與詩話,禪學宗派與詩學宗派之關係,雖前人之所未言,深求理證,暢其說而後止,然後江西詩派之底蘊,方回一組三宗之說以明,此則一得之見也。第六章為結論:係以禪明詩著眼之所在。

目次一. 禪學之興盛及其特性
(一) 達摩禪學之建立及宏傳
(二) 六祖及五宗之禪學
(三) 兩宋禪學述略
(四) 泛論禪學之根本思想
(五) 禪學之特性及影響
二. 唐宋詩學述要
(一) 唐詩興盛之因
(二) 唐詩之特性及地位
(三) 宋詩之特性及地位
(四) 唐宋詩學述要
三. 以詩寓禪
(一) 禪與詩融合之經過
(二) 示法詩
(三) 開悟詩
(四) 頌古詩
(五) 禪機詩
四. 以禪入詩
(一) 禪理詩
(二) 禪典詩
(三) 禪跡詩
(四) 禪趣詩
五. 禪學與詩學之合流
(一) 禪理與詩理之融通關係
(二) 參禪與學詩
(三) 語錄公案與詩學
(四) 禪學宗派與詩學宗派之關係
六. 結論
(一) 司空圖嚴羽以禪論詩之影響
(二) 以禪論詩之精義
(三) 由禪學論詩之創作
(四) 由禪學論詩之批評
ヒット数341
作成日1998.07.22
更新日期2015.09.30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263267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