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陳沛然
|
出版年月日 | 1985.06 |
出版者 | 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 |
出版地 | 香港, 中國 [Hong Ko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新亞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牟宗三 |
卒業年 | 1985 |
キーワード | 頓悟=Immediate Enlightenment=Immediate Understanding; 淨土=Pure Land; 般若學;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竺道生=Lan Daosheng; 法身=Dharmakaya; 佛性論; 佛性=Buddhahood=Buddha-gotra=Buddha Nature=Buddha-dhatu; 佛身觀=Buddhology=Buddha-kaya; 佛; 方法論=Methodology; 一闡提=icchantika |
目次 | 一. 佛性問題概說 (一)竺道生時代之佛性學說 (二)由般若學到涅槃學 (三)佛性論之分析架構 二. 竺道生佛性論之理論基礎 (一)般若實相觀 (二)法理觀 三. 竺道生之佛性論 (一)成佛之形態--佛身觀 1. 法身無色 2. 應有緣論 (一) 3. 佛無淨土 4. 善不受報 (一) (二)成佛之根據--佛因觀 1. 佛性當有 2. 悟理成佛 3. 應有緣論 (二) (三)成佛之過程--方法論 1. 善不受報 (二) 2. 頓悟成佛 四. 竺道生佛性論之評價 (一)般若實相觀之限制 (二)佛性論之限制 (三)一闡提皆得成佛之貢獻 (四)頓悟成佛之貢獻 (五)使用儒道二家之語言
|
ヒット数 | 410 |
作成日 | 1998.07.22
|
更新日期 | 2015.08.25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