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禪修, 自我超越與自我成長--禪修風潮對心理學研究的啟示
著者 鍾秋玉
掲載誌 第三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年月日1995
ページ177 - 203
出版者圓覺文教基金會=Om Ar Hone Foundation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の種類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言語中文=Chinese
キーワード鍾秋玉;禪修;心理學;
抄録心理學的淵源雖長,但歷史郤很短. 自1879年Wundt在德國萊比錫成立第一個心理學研究室,使心理學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後,由於受到自然科學卓越成就的影響,長期以來,心理學基本上即試圖以自然科學的原理法則解釋人類的行為. 在這樣的人性觀的影響下,二十世紀中葉前,(美國) 學院心理學不是將人化約為空洞的機器 (行為學派),就是將人貶抑為一群生物驅力 (心理分析學派),忽略甚至否定了人之所以為人的自由選擇,愛,創造,思考與價值判斷等屬性與經驗. 直到一九五○年代人本運動 (Humanistic movemet) 興起,才將人的原貌逐漸還原,心理學對人的觀照面得以突破生理層面的狹窄範疇,重新納入情緒與心智層面.

人本心理學運動對人的自主性,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潛能的重視,雖使心理學跳脫以往病態和簡化的人性觀,為心理學找回久被化約的主義矮化的人性尊嚴與價值,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的領域,然而,其以西方個人主義文化觀點所彰顯的心理學概念,郤仍與以往的 (心理分析,行為理論) 心理學一樣,未能涵括個人靈性成長 (spiritual growth) 或自我超越 (self transcendence) 的需求與生命經驗. 直到二次大戰期間,由於戰爭促使東西文化交流,西方國家各學科的學者們開始對非西方 (尤其是亞洲) 文化與傳統感到興趣. 從東方傳統,西方學者不僅發現了截然不同的世界觀,有關人的模式與價值體系,更發現了相當複雜深奧的意識圖表,及各類調整情緒,鍛鍊意志,啟發心靈,乃至導向高峰經驗和其他超個人經驗的方法. 這些發現促使西方學者開始反省:傳統西方心理學的人性觀,及對人類成長和健康的可能性的評估可能有所欠缺. 並且指出東方傳統的人性觀,健康觀,及其對人類意識的概念與種種拓展意識的方法,可能有助心理學對人更客觀詳盡的瞭解. 這種體認遂使西方心理學界開始以一種較開放的態度來研究東方文化,哲學及心理學,故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導致生物回饋 (biofeedback),不同的意識狀態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冥思 (meditation) 等新的研究領域出現. 並且因經由藥物,瑜珈,冥想 等方式所產生的意識狀態的轉變或高峰經驗與神祕經驗有不少相似處,也使許多研究者重新投入宗教心理學的研究. 這種研究趨向逐漸形成一股新的潮流,並且成繼行為心理學,Freud的心理分析學及人本心理學等三大心理學勢力後的心理學的第四勢力 (the 4th psychology),稱為「超個人心理學」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本文的目的即嘗試從超個人心理學「自我超越」的觀點,探討禪修在滿足個人之心理需求,乃至促進心理健康與自我成長的可能性,及其心理學理論與心理治療上的意義.

目次
壹. 人們為什麼要禪修?
一. 禪的意涵與旨趣
貳. 自我超越的需求
(一) 何謂心靈的自我超越?
(二) 自我超越與心理健康
參. 禪修研究取向的檢討
肆. 傳統心理學的反省
伍. 結論
參考資料
ISBN9579239029
ヒット数949
作成日2001.08.02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275997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