サイトマップ本館について諮問委員会お問い合わせ資料提供著作権について当サイトの内容を引用するホームページへ        

書目仏学著者データベース当サイト内
検索システム全文コレクションデジタル仏経言語レッスンリンク
 


加えサービス
書誌管理
書き出し
《攝大乖論》「種子起因說」之探究
著者 郭翠蘭
出版年月日1996.05
出版者中華佛學研究所=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の種類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言語中文=Chinese
学校中華佛學研究所
指導教官釋惠敏
卒業年85
キーワード攝大乘論; 種子; 本有; 新熏; 種姓; 佛教哲學=Buddhist Doctrines=Buddhist Philosophy
目次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二)研究的問題
二、資料與研究方法,步聚
(一)古今學者的研究成果回顧
(二)研究方法及步驟
三、全文結構
貳、瑜伽行派「種子起因說」之概述
一、「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定義
(一)「本有說」的定義
(二)「新熏說」的定義
(三)「本有新熏合說」的定義
二、「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名稱訂立者及提倡者
(一)「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名稱訂立者
(二)「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提倡者
三、「種姓」與「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一)瑜伽行派「種姓」略述
(二)「種姓」與「本有說」的關係
(三)「種姓」與「新熏說」的關係
(四)「種姓」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四、小結
參、《攝論》「有漏種」與「種子起因說」的關係
一、《攝論》「有漏種」作為「本有說」的反證
(一)「本識與染法更互為緣」
(二)「阿賴耶識三相」
二、《攝論》「有漏種」與「新熏說」關係之商榷
(一)「內種」
(二)「名言熏習種子」
(三)「業種」
三、《攝論》「有漏種」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四、小結
肆、《攝論》「聞熏習」與「種子起因說」的關係
一、《攝論》「聞熏習」略述
二、《攝論》「聞熏習」與「本有說」關係之商榷
(一)瑜伽行派的「如來藏說」
(二)《攝論》「聞熏習」受「如來藏說」影響值得商榷處
(三)小結
三、《攝論》「聞熏習」與「新熏說」關係之商榷
(一)「正聞熏習種子」
(二)「出世心種子」
四、《攝論》「聞熏習」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一)「正聞熏習種子」
(二)「三品正聞熏習種子」
五、小結
伍、《攝論》「種姓」與「種子起因說」的關係
一、《攝論》「種姓」與「本有說」關係之商榷
(一)「無始時來界」
(二)「無種姓」
二、《攝論》「種姓」與「新熏說」關係之商榷
三、《攝論》「種姓」與「本有新熏合說」的關係
(一)「種姓異非虛」
(二)加行無分別智的因緣,引發,數習
(三)「不定種姓」成「定種姓」
四、小結
陸、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成論》「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科判及註釋
ヒット数266
作成日1998.04.28
更新日期2015.08.12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注意:

この先は 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このデータベースが提供する全文が有料の場合は、表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修正のご指摘

下のフォームで修正していただきます。正しい情報を入れた後、下の送信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管理人がご意見にすぐ対応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シリアル番号
311005

検索履歴
フィールドコードに関するご説明
検索条件ブラウ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