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邢東風
|
掲載誌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巻号 | n.4 |
出版年月日 | 1995 |
ページ | 211 - 219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
キーワード | 禪宗=Zen Buddhism=Zazen Buddhism; 神會; 般若; 鈴木大拙; 大乘佛教; 慧能禪; 對象意識; 中國佛學; 宗密; 佛性; 現代佛學; 般若學 |
抄録 | “知”是神會禪學的核心觀念。人們往往把神會所說的“知”理解為認知的知。根據神會的禪學教義及宗密的解釋,作為神會禪學核心觀念的“知”是指心本體的特殊作用,它既非對象意識,亦非自我意識,不具備認知的意義。這樣的“知”實際上就是佛教所說的般若。神會從禪的實踐角度確立了般若的地位。通過神會所說的“知”可以清楚地了解般若的非認知意義。胡適把“知”解釋成“知解”是錯誤的,鈴木大拙把“知”說成是“般若直觀”也沒有徹底擺脫認識論立場的局限。準確地說明般若的意義仍然是現代佛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
目次 | 一.神會禪學中的“知” 二.般若之知的意義 |
ヒット数 | 584 |
作成日 | 1998.04.28
|
更新日期 | 2018.01.3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