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釋會晟
|
出版年月日 | 1997.06 |
出版者 |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校 |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萬金川 |
卒業年 | 86 |
キーワード | 羅漢; 聲聞;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無常=Anitya=Impermanent=Anityata=anicca; 無明=avijja=avidya; 無我=Anatman; 清辨=Bhavaviveka; 授記=和伽羅那=記說=Vyakarana;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毘佛略=方廣=Vaipuly; 阿羅漢=Arhat; 長行=契經=修多羅=Sutra; 佛; 月稱=Candrakirti; 大乘 |
目次 | 一. 問題提出的緣由及解決方法 (一)問題的形成 (二)文獻問題 TJ Ⅳ的解讀 TJ Ⅳ的疑點 (三)論文結構 二. <入聲聞之真實> 結構原貌之推測 (一)長行與偈頌對應的差異性 (二) 由論式結構看十四因在 <入聲聞> 的位置 結語 三. 比對十四因的思想內容 第一類: (一)第一因 三藏不攝 (二) 第十三因 大乘是方廣說 (三) 第十四因 訖哩吉王之夢 第二類: (一)第二因 違背無常法印 (二)第三因 違背無我法印 (三)第四因 違背涅槃寂靜法印 第三類: (一)第六因 譏毀諸大阿羅漢 (二)第五因 諸大聲聞的授記 (三)第七因 應禮敬在家人 (四)第八因 如來格外推崇菩薩 第四類: [第九因 菩薩的誓願僅是言詞] 第五類: [第十因 釋迦佛之身與其教化是真實否] 第六類: [第十二因 大乘說業無果] 結語 2《思擇炎》IV <入聲聞之真實>之基礎研究 第四章 月稱批判清辨法執不共二乘斷的課題 (一)清辨,月稱主張的異,同 (二)見惑,修的對治 (1)考察諦實,非實之因 (2)「諦非實」是了承襲大天五事相關的論題 (3)清辨連貫「諦非實」的諸說 習氣是不染污無明 執法諦實是所障 (4)月稱連貫「諦非實」的諸說 第三節 結論 |
ヒット数 | 593 |
作成日 |
|
更新日期 | 2015.12.11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