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不二境界理念對心經作創新性詮釋=A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Heart Sutra from the Notion of the NO-TWO State of Mind |
|
|
|
著者 |
王守益 (著)=Wang, Shou-yih (au.)
|
掲載誌 |
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第9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t Education(9th)
|
出版年月日 | 1994.07.16-20 |
ページ | 101 |
出版者 | 華梵佛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ino-Indian Buddhist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中英文提要=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p.101 |
キーワード | 王守益; Wang, Shou-yih |
抄録 | 我們先引進不二境界的理念,然後再詮釋心經. 對任一人而言他的世界只有兩大類:一是所有「被知」的事與物,一是能知的「知者」. 知者的存在應是可以被認可的. 然而知者卻不能被找到,因如果能被找到,此知者已落入被知類的範疇已不能被視為知者了. 因只有兩大類存在,他可以拿掉所有的被知類而讓剩下的知者展現它自己. 在這種情形下,知者已沒被知者;實際上已不是真正的知者了. 最有興趣的,就是這種被知者與知者二者都沒的「不二」狀態. 這很符合金剛經所述的要義,「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心經為釋迦牟尼佛所宣講,是敘述觀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以解脫所有苦厄的事. 敘述的重點是放在本體的空性上,也就是放在既無被知地無知者的不二境界上. 在此境界中,沒任何念頭的生起與滅卻,沒五蘊,沒六根,沒六塵,沒六識,沒十二因緣法,沒四聖諦等等. 佛陀更進一步宣說:所有的佛,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與未來的,全部都是透過這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成就到佛的境地,也就是不二境界的狀態. |
ヒット数 | 559 |
作成日 | 2001.02.21
|
更新日期 | 2015.06.1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