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曾堯民
|
出版年月日 | 2003 |
ページ | 107 |
出版者 | 國立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國立臺灣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歷史學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周伯戡 |
卒業年 | 91 |
キーワード | 六世紀; 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淨土=彌陀淨土=The Western Paradise of Eternal Bliss=The Land of Bliss=Sukhavati; 造像記; 曇鸞; 淨影慧遠; 道綽 |
抄録 | 今日我們提到淨土信仰,所指必為淨土宗的彌陀淨土信仰. 若是提到其他特定的淨土信仰,如兜率淨土時,才需另加說明. 也就是說「淨土信仰」一詞並非通稱,指涉諸佛淨土的信仰,而是專稱,等同於彌陀淨土信仰. 這過程自唐代善導在長安弘揚彌陀淨土,並開宗立派開始,到宋代時完成,並持續至今. 但在善導前,即北朝之時,彌陀淨土已有信仰者. 不過這時期的彌陀淨土並非主流的淨土信仰,因此受關注的程度不若七世記開宗立派後. 這些信仰者對彌陀淨土的信仰方式為何?對彌陀淨土的認識為何?信仰者的身份. 階層或地域等問題,是本文所欲探討處. 但本文並不討論整個北朝的彌陀淨土信仰,而是將時間範圍限定在六世紀. 本文以《續高僧傳》. 僧人關於彌陀淨土的專門著作與造像記三種材料為主進行討論, 1.《續高僧傳》方面 本文所收《續高僧傳》中彌陀淨土信仰者共22人,他們的信仰模式有願生西方. 安養,講說. 讀頌. 注疏三經一論,念彌陀佛名. 見阿彌陀佛. 造阿彌陀像等等. 其中願生西方. 安養者,對彌陀國土的稱謂方式有安養. 西方. 西方極樂. 彌陀佛所. 安樂世界等,而西方是使用次數最多者. 在僧人個人或參與的造像記中,若祈願內容為託生西方者,對託生處所的稱謂方式有西方. 西方妙樂(洛). 西方淨土. 西方無量壽(佛國). 無量壽佛(國),而西方妙樂是使用最多者.《續高僧傳》與造像記中的對彌陀國土的稱謂,除西方外,皆不相同. 且《續高僧傳》的稱謂皆為三經一論的用語,而造像記中除西方與無量壽佛(國)外,皆不見於三經一論中,可見造像記的稱謂方式較具變化性. 2. 僧人關於彌陀淨土的專門著作 以曇鸞. 淨影慧遠. 道綽三人為主,其中可分為曇鸞. 道綽與淨影慧遠兩部分來說明,代表兩種不同看待彌陀淨土的角度. 曇鸞. 道綽透過義理將彌陀淨土的位階提高,往生方法簡易化,對往生者的設限降低,大開往生之門,為的是將彌陀淨土信仰普及化,接引更多的眾生往生彼處. 淨影慧遠則是抱持義理研究的態度來談彌陀淨土的位階. 性質. 往生方法與往生品位,因此得出與曇鸞. 道綽不同的結果. 使在淨土研究中,淨影慧遠的地位不如曇鸞. 道綽. 3. 造像記方面 本文所收造像記共93條. 其中造像高峰為550-559年,即北齊文宣帝時期(550-559),這是道宣所稱,佛教東傳以來,最興盛的兩個時代之一. 隨時間的改變,造像地也一直在變化. 北魏以河南作為造像中心,東魏由河南擴展到河北. 山西,北齊北周則擴展到山東. 陝西,即在北齊北周時已擴展到整個北方. 不過,佐藤智水指出,北朝造像在東西魏時已擴展至整個北方, 則彌陀淨土信仰的造像,擴展至整個北方的時間晚於北朝造像. 造像地點方面,以河南. 山東造像數最多. 河南的造像數隨時代愈後而漸減,且造像地經歷了由龍門→鞏縣→河南各地的變化. 山東與河北則相反,造像數隨時代愈後而漸增,且造像地由分散境內各地轉變為集中於特定的地點,山東為益都. 歷城,河北為南響堂山. 無量壽造像有23條,造像高峰為520-529年,有隨時間愈後而減少的趨勢. 阿彌陀造像有21條,造像高峰為590-599年,從570年以來有逐漸增加的情況. 隨時間愈後,無量壽造像漸減,阿彌陀造像增加的現象,在入隋後益發明顯. 託生西方的造像記共55條,造像時間上以550-559年最多,地點上以河南最多. 若將託生西方的造像與無量壽. 阿彌陀造像進行比較,入隋以前,託生西方的造像記有53條,無量壽. 阿彌陀造像有21條. 入隋後,託生西方的造像記僅有2條,無量壽. 阿彌陀造像有21條. 入隋後,託生西方的造像記遽減,而無量壽. 阿彌陀造像在入隋前後造像數皆相同. 但隋代造像不過22條,無量壽. 阿彌陀造像即高達21條. 表示入隋後,信徒對彌陀淨土信仰的表現方式由祈願託生西方轉變為造無量壽. 阿彌陀像. 本文粗淺地描繪六世紀北方彌陀淨土信仰的景象. 除此外,仍有許多本文尚未提及或處理的問題,如第四. 五章以造像記為主探討彌陀淨土信仰,不過多就造像記本身進行論述,沒向外延伸等. 清楚地瞭解了這些問題後,才有可能明白彌陀淨土與北朝佛教的關係及在北朝佛教的位置. 本文僅踏出第一步,期望將來能在本文基礎上前進.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回顧1 第三節. 章節介紹與研究方法4 第二章. 彌陀淨土的確立與早期的信仰情況9 第一節. 彌陀淨土的確立9 一. 「淨土」一詞的出現9 二. 早期的淨土思想10 三. 「淨土」與彌陀國土的結合11 第二節. 彌陀相關經典的翻譯12 一.《無量壽經》13 二.《阿彌陀經》14 三.《觀無量壽經》15 四.《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15 五. 小結15 第三節. 六世紀前僧人的彌陀淨土信仰16 第四節. 小結18 第三章. 從文獻探討僧人的彌陀淨土信仰19 第一節. 末法思想19 第二節. 從《續高僧傳》探討僧人的彌陀淨土信仰21 第三節. 僧人對彌陀淨土的研究30 一. 曇鸞的淨土思想30 二. 淨影慧遠的淨土思想34 三. 道綽的淨土思想37 第四節. 小結40 第四章. 從造像記探討僧俗的彌陀淨土信仰(一)43 第一節. 世紀時僧團與國家的關係與佛教在民間的傳布44 第二節. 造像記的時間46 一. 北魏時期 (500-534)46 二. 東魏時期 (534-550)48 三. 北齊時期 (550-577)49 四. 北周時期 (557-581)51 五. 隋時期 (581-617)52 第三節. 造像記地點55 一. 河南地區55 二. 山西地區57 三. 河北地區58 四. 陝西地區59 五. 山東地區59 第四節. 小結60 第五章. 從造像記探討僧俗的彌陀淨土信仰(二)63 第一節. 造像者63 一. 僧尼63 二. 貴族官吏64 三. 平民百姓66 第二節. 所造尊像69 一. 無量壽. 阿彌陀像69 二. 三尊形式72 第三節. 祈願內容74 第四節. 利益對象78 一. 主利益對象78 二. 一般利益對象81 第五節. 小結84 第六章. 結論87 一.《續高僧傳》方面87 二. 僧人關於彌陀淨土的專門著作88 三. 造像記方面89 附錄一:本文所收造像記詳表91 徵引及參考書目101 |
ヒット数 | 565 |
作成日 | 2003.9.18
|
更新日期 | 2016.08.24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