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轉識熏習教育論之研究=Study of Vijnama-matra Buddhism for Education |
|
|
|
著者 |
陳娟珠 (著)=Chen, Juan-chu (au.)
|
出版年月日 | 1997 |
ページ | 132 |
出版者 | 華梵大學=Hua Fan University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hf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学位 | 修士 |
学校 | 華梵大學 |
学部・学科名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指導教官 | 張廷榮 |
卒業年 | 85 |
キーワード | 轉識熏習教育; 阿賴耶識=Alaya;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 |
抄録 | 本文試透過唯識要義轉識熏習--本性住種. 習所成種之了解,對教育學架構,遺傳. 環境. 教育之相互關係,做更周詳的論釋,希能由覺性教化般若妙慧對教育的啟導,助導吾人重視精神修養之自我教育. 各章要點如下﹕ ● 第一章﹕阿賴耶識為一切萬法的根本,介紹阿賴耶識的特質與內涵,與意識. 前意識和潛意識之轉依. ● 第二章﹕由轉識熏習在教育之啟導,由唯識熏習說與教育學. 心理學審慎比較,以教育學闡述轉識熏習--本性住種. 習所成種,良好的習性和後天教育的熏習,以成就健全的人格. ● 第三章﹕轉識成智開啟悲智大用,轉識成智,就是心理建設,心力的活用. 當從心理的調劑,而至心靈智慧之培養,而轉人心衝動之本能,為智慧光明之活力. ● 第四章﹕以覺性教化啟發悲智,助導慧命之開拓,由聞慧而思慧而修慧,達到內明的自覺境界,以無所得之般若妙慧觀 |
ヒット数 | 400 |
作成日 | 2000.11
|
更新日期 | 2015.06.1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