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徐文明 (著)=Xu, Wen-ming (au.)
|
掲載誌 |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
巻号 | n.12 |
出版年月日 | 1997 |
出版者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phoenixtv.com.cn/shangwu/fe/pub_zongjiao_1.html
|
出版地 | 中國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唐代佛教=Tang Buddhism; 高僧傳=Hagiography; 傳記=Biography; 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
抄録 | 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湖州長城卞山(今浙江長興)人,中唐著名詩僧。著有《儒釋交遊傳》及《內典類聚》共40卷,《號呶子》10卷,今不見傳,另有《杼山集》10卷、《詩式》5卷傳世。其為學也,兼於內外;其為文也,融貫情性;其為道也,達於禪律。堪為有唐詩僧之翹楚,一代之偉才。 從師承來看,皎然應屬北宗禪。他雖博訪名山,謁諸禪祖,卻自認為靈隱守直門下,其禪律並重,也與普寂的宗風一致。他以禪者自命,但他又與天台宗人往來密切,故其禪法亦或雜有天台之禪。皎然的宗系,基本上可定為禪宗北宗普寂一系,但其學兼內外,多聞博識,其佛學思想可謂駁雜難辨,且無專門的內學著作傳世,只能從其現存的詩文論著中搜尋整理,以見頭緒。 皎然重視律學,但非墨守常規的作繭自拘之輩。他重視般若空義有兩個原因: 一、江東文學的傳統:他在文學上以南朝文學為標準,在佛學上以江東義學為旨歸,故文尚自然、義重般若。 二、禪宗一派的宗風:他重視般若,除受南方義學的影響外,主出自宗承師授。他雖以空寂為本,但又不執於空,反對沈空守寂、自蔽於空。主張為文要"真於情性,尚於作用",即要體用兼備、寂照雙行。皎然認為,體與用、常與變、寂與照、動與靜是一心之性,是相輔相承、不可分割的,而不是絕然對立、相互矛盾的。這種照不失寂、用不害體的理論,可謂皎然佛學思想的核心。他的詩不廢禪、文不妨道,就是建立在此理論基礎上的。 皎然內外兼精,諸家皆備,不負一代偉才之論。而他又心懷兩端,無融合眾說之力,故難以造極。總其一生,徘徊出入,而又以出世為宗。於出世之道,往來釋老而又以釋門為歸。於釋氏之教,兼重禪律而又終歸於禪。於禪學之說,雜取台禪而又終歸禪宗。於禪宗之道,出入南北而又歸宗北秀。于內外之學,時禪時詩,時詩時禪,注力孰多,恐怕皎然自己也難以說清楚,而其終以詩名世,非以禪顯宗,或可見其文才終勝於道心,四子之科,獨居文學。雖如是,他的引禪入詩,意境創開,對於詩學的貢獻還是有目共睹的。
|
ヒット数 | 717 |
作成日 | 2004.04.09
|
更新日期 | 2016.07.28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