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灣佛教五十年研究成果之省思與展望,1950 年∼2001 年 |
|
|
|
著者 |
釋依昱 (著)=Shih, Yi-yu (au.)
|
掲載誌 |
《五十年來台灣宗教研究成果評估》學術研討會
|
出版年月日 | 2002.11.02 |
ページ | 17 |
出版者 | 台灣宗教學會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為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系主任 |
キーワード | 文化事業; 佛教信眾; 傳戒; 佛教教育=Buddhist Education; 台灣佛教史=Taiwanese Buddhist History; 佛學研究=佛教學=Buddhist Studies=Buddhology; 戒律=Precepts=Vinaya=Sila; 布教=弘化=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現代佛教=近代佛教=Contemporary Buddhism |
抄録 | 50年來,台灣佛教研究的成果很輝煌,從佛教期刊到佛學論著的出版,數量龐大,蔡耀明老師和我,雖分別領域來作,也很難照顧到全面,除盡力搜集現有的資料外,相信會有很多不足,只能說拋磚引玉,起個頭,藉此文希能呼籲更多優秀佛教學者參與此項工作。記得台灣宗教學會早在一多年前就發出訊息,希望學者們提供自己的著作資訊,但回應者很少,這或許是中國人為善不欲人知的美德吧!...現就佛教史的分期、佛教的文化事業(佛教圖書、期刊、學報等)、佛教的教育機構與社教功能,幾方面來報告。 |
目次 | 壹、前言 貳、臺灣佛教史 一、要了解台灣佛教的發展史,可從三個方面著手 二、關於台灣佛教史的時代區分,有以下幾種說法 三、關於佛教史的時代區分,星雲大師在「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註」文中,有以下說法 四、 台灣佛教史的發展,以其歷史特徵又可分為四個時期 參、佛教的文化事業 一、藏經、佛教叢書、工具書 二、期刊方面 三、學報、報紙、電視 肆、佛教教育方面 一、佛教教育是佛教發展的一大關鍵 二、佛學院教育、佛教所創辦的大學 三、學術研究 伍、台灣佛教的社教功能 一、從日式受戒到三壇大戒 二、從信眾弟子到輔助教化 三、從本士佛教到世界同宗 陸、結語 |
ヒット数 | 653 |
作成日 | 2004.05.21
|
更新日期 | 2020.12.1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