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方立天 (著)=Fang, Li-tian (au.)
|
掲載誌 |
中國哲學史=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巻号 | n.2 |
出版年月日 | 2000 |
ページ | 3 - 13 |
出版者 | 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gdpph.com/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 |
キーワード | 佛教與儒家=儒佛會通=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心性論=Mind-Nature Ontology; 互動; 互補 |
抄録 | 本文認為,儒、佛思想主旨決定了心性論必然成為兩者成就理想人格的理論基礎, 儒、佛心性論內涵的差異又為雙方互動互補提供了可能,而儒、佛心性論內涵的局限又決定了兩者 互動互補成為了各自思想發展的需要。文章強調儒、佛在互相碰撞、沖突、貫通、融會的過程中,在 心性思想上尋覓到了主要契合點,并著重論述儒、佛在心性論上互動互補的四個基本內容:推動 儒、佛的學術思想重心分別向性命之學或佛性論轉軌;促進佛家突出自心的地位、作用和儒家確立 心性本體論;廣泛地調整、補充、豐富兩者心性論思想的內涵,增添了新鮮內容;彼此互相吸取容攝 對方的心性修養方式方法。最后,儒、佛心性論在歷史上一度共同成為人文思想的基石,并在倫理 道德和人格培養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
目次 | 一.學術思想重心的共同轉軌 二.自心地位的突出與心性本體的確立 三.心性思想內涵的調整互補 四.心性修養方式方法的吸取容攝 |
ISSN | 10050396 (P); 10050396 (E) |
ヒット数 | 486 |
作成日 | 2004.05.28 |
更新日期 | 2019.08.0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