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惠能之南禪(下) -- 佛教思想發展史上的第二次回歸 |
|
|
|
著者 |
釋淨因 (著)
|
掲載誌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巻号 | v.2002年 n.3 |
出版年月日 | 2002 |
ページ | 10 - 13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協會=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キーワード | 惠能=慧能=Hui Neng |
抄録 | 四、回歸之代價禪宗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革新成功,是以生命為代價的。禪宗六位祖師各人的遭遇便是最好的証明。初祖達摩來華見梁武帝,話不投機〔72〕,而“一葦渡江”〔73〕,說明達摩“不立文字,直指心源”不為上流社會所容納。達摩遂於“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74〕這說明達摩之“有為之善,非真功德”無法為普通民眾所接受〔75〕。達摩傳教時,時常受到“取相存見之流”的譏謗,只得到道育、惠可等少數人的認同〔76〕。又據《歷代法寶記》記載,達摩先後六次被義學沙門下毒,第六次終於中毒身亡。
|
目次 | 四.回歸之代價 五.回歸的現實意義 |
ISSN | 10042636 (P) |
DOI | 10.16805/j.cnki.11-1671/b.2002.03.006 |
ヒット数 | 546 |
作成日 | 2004.12.10
|
更新日期 | 2021.08.2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