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者 |
皮朝綱
|
掲載誌 |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Jou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巻号 | n.2 |
出版年月日 | 2004 |
ページ | 1 - 10 |
出版者 |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編輯部 |
出版地 | 成都, 中國 [Chengdu,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作者單位: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 |
キーワード | 禪宗; 美學; 本體; 本體論; 空觀; 再思考 |
抄録 | 中國佛教各宗要建立自己的理論系統,只能在一種本體論上建構完成,它們都是以心性作為本體範疇,而以心本原說為本體論的最高形態。而《般若》之蕩相遣執之妙用與《中論》之體法空,乃是各宗之共法,而非各宗據以建立思想體系的邏輯起點———本體以及本體論。而禪宗把"心"(禪)作為本體範疇,作為自己在終極信仰中安身立命的源點,並以此為邏輯起點建構自己的理論體系。禪宗哲學與美學是以"禪"作為本體範疇,以"立心"在"禪"的本體上建構了心性本體論。
|
ISSN | 10005315 (P) |
ヒット数 | 367 |
作成日 | 2005.03.11 |
更新日期 | 2019.11.1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