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盧山慧遠思想析論 : 初期中國佛教思想之轉折=An Analysis of Master Shih Hui-yüan's Thoughts of East Chin Dynasty: A Creative Turn in the Early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s |
|
|
|
著者 |
劉貴傑 (著)=Liu, Kuei-chieh (au.)
|
掲載誌 |
國立編譯館館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
巻号 | v.24 n.2 |
出版年月日 | 1995.12 |
ページ | 141 - 168 |
出版者 | 國立編譯館 |
出版サイト |
http://epublish.hyweb.com.tw/NICT/home.jsp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
抄録 | 東晉慧遠法師博覽羣籍,內外兼綜,通曉六經,尤善《老》《莊》,後隨道安出家,擅於般若性空之學。前秦軍陷襄陽,慧遠率眾南下,棲息廬山東林寺。時四方道俗,靡然從風,劉遺民等一時之秀,咸辭世榮,相從遊止,因而有東林十八高賢之說。慧遠與緇素百二十三人,於精舍無量壽佛像而建齋立誓,求生彌陀淨土,並主倡以觀想為內容之念佛法門,故後世乃以慧遠為淨宗初祖。慧遠著述現僅存《大乘大義章》(即《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其餘均已散佚。惟部分論、序、讚、書等則收錄於《出三藏記集》等典籍。本文根據有限之資料,依次論述其生平著作、般若思想、禪觀思想、法性思想、形神思想、報應思想、念佛思想、儒佛思想、思想特色及其影響。尤以其隱居廬阜,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不順化以求宗,足為佛教叢林制度之楷模,較道安所倡「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之說,更能透顯初期中國佛教思想開創性之轉折。結論指出:慧遠之佛教學說富有強烈之回應性與論辯性,以及包容性與調和性等諸多特色;慧遠主持迻譯毘曇與禪法等經典,倡導念佛三昧,禪淨雙修,對禪淨兩宗之形成,乃至日後中國佛教思想之發展皆有深遠影響,實有大劫於釋氏,猶孔門之孟子焉。後世尊為 「白蓮社主」、「辯覺大師」、「正覺大師」、 「圜悟大師」,由此可知其在中國佛教史上之崇高地位。 |
目次 | 一、慧遠之生平著作 141 二、慧遠之般若思想 143 三、慧遠之禪觀思想 145 四、慧遠之法性思想 149 五、慧遠之形神思想 151 六、慧遠之報應思想 155 七、慧遠之念佛思想 160 八、慧遠之儒佛思想 162 九、慧遠思想之特色及其影響 165 |
ISSN | 10160574 (P) |
ヒット数 | 354 |
作成日 | 2010.07.07 |
更新日期 | 2019.12.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