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吳立民 =Wu, Li-min
|
掲載誌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巻号 | n.8 |
出版年月日 | 1999 |
ページ | 63 - 80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業力; 四諦; 阿羅漢; 證人; 四弘誓愿; 欲界; 得樂; 無色界; 十二因緣; 小乘 |
抄録 | 佛教把人們修行的根機分為緣覺、聲聞、菩薩三乘。緣覺乘修的是十二因緣,其證果是辟支佛;聲聞乘修的是四諦,其證果是阿羅漢;菩薩乘修的是六度,其證果是佛。緣覺、聲聞屬小乘,菩薩屬大乘。小乘的根本教義是業力,大乘的根本教義是般若。所以修證阿羅漢道,一定要了解業力的理論和業力的修行,從業力上修,從業力上證。下面就佛教的業力的理論、業力的修行、業力的證人作一概述,重點說明如何修證阿羅漢道。一、關于“業力”的理論業力是佛教的根本教義之一,是佛學思想的一個基石。造作名業,業就是造作,力就是力量、力用,由造作而產生的力量和作用,就叫做業力。這是佛教為解釋宇宙人生一切因果現象而使用的一個中性名詞。 |
目次 | 一、關於“業力”的理論 63 (一)業力是一種力量 64 (二)業力意味著命運的必然性 64 (三)業力是一種關系 64 (四)業力是道德的公正自然法律 64 二、關於業力的修行 66
|
ヒット数 | 530 |
作成日 | 2014.08.04 |
更新日期 | 2021.11.1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