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書目の情報提供者は 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Huayen World Community です
|
|
|
從臺灣佛寺供像藝術圖譜看華嚴思想的傳承=Seeing the Lineage of Hua-yen Thought: Images of Hua-yen in Buddhist Temples in Taiwan |
|
|
|
著者 |
陳清香 (著)=Chen, Ching-hsiang (au.)
|
掲載誌 |
華嚴學報=Journal of Huayen Buddhism
|
巻号 | n.1 |
出版年月日 | 2011.04 |
ページ | 261 - 305 |
出版者 | 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uayenworld.org/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臺灣華嚴藝術=Hua-yen art in Taiwan; 臺灣華嚴三聖像= Hua-yen triptych; 臺灣三大士像=Taiwan three Bodhisattvas; 七處九會圖= Nine meetings in seven places; 曉雲畫大海十相=Ten images of the sea drawn by Hsiao-yun |
抄録 | 台灣早期佛教的傳承主要為禪宗臨濟法脈,而修持課誦的法要卻融和了淨土宗與密宗的法門。然清代中葉以下佛寺供像,在主尊像兩旁,往往是文殊、普賢二菩薩,形成華嚴三聖像或三大士供像,此實已彰顯華嚴的宇宙觀。而在瑜伽燄口法會中,盧舍那佛、毗盧遮那佛、五方佛、十方一切諸佛等頌詞,頻頻出現,法會信眾實已進入華嚴的法界觀,此反映了華嚴思想在台的建構與容受,是其來有自。 而近半世紀以來,新的道場佛寺不斷出現,不但承襲傳統華嚴的思惟架構,更推陳出新,將抽象的華嚴圓融精神,以不同的圖像、建築造形具体的表現出來。顛覆過去相沿已久的華嚴圖像藝術,展現了二十一世紀嶄新的華嚴世界。 本文為理出臺灣華嚴圖像演變的脈絡,先就佛寺的供像方式,尋找明清時代華嚴思想流布的蛛絲馬跡,再循序安置日治時代以下的華嚴聖像。至於近六七十年來,華嚴相關的供像、圖譜、繪畫、創意建築展示等,更是豐富。
|
ISSN | 22226685 (P) |
ヒット数 | 493 |
作成日 | 2016.04.25 |
更新日期 | 2022.12.08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