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劉成有
|
出版年月日 | 2013.12.01 |
ページ | 296 |
出版者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sara.gov.cn/zzjg/zjwhcbs/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推動民族與宗教和中國少數民族宗教的研究,向社會提供相關的學術資源和理論支持;推動學術交流,凝聚有志于民族與宗教研究的海內外人士,加強少數民族宗教在宗教學研究領域中的地位。 |
目次 | 主編的話 本輯特稿 「復合型」的中華民族及其功能 重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宗教社會學 理論探索 論認同的多維性和一維性 復合型民族與身份認同 宗教認同的邊界建構與互動 民族認同與宗教對我國少數民族民族認同的影響 中西分流的宗教解釋 儒家思想與民族認同 宗教認同與文化認同、族群認同:印度尼西亞孔教的緣起與形成 每外華人墓廬文化的民族認同——檀香山、馬尼拉、馬六甲等地早期華人塋墓實地踏勘 試析新時期中東部地區的宗教信仰與民族認同 佛教問題研究 佛教在高句麗的興起與衰落及其成因 西部邊疆漢傳佛教寺院規范化管理的思考 ——以雲南「滇中」寺院為例 蒙古人的佛教認同與民族認同關系研究 ——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 「邊界」的想象和建構:青海寺廟宗教藝術中的民族與宗教認同 ——以湟中漢族畫匠群體的寺廟工作為例 ☆基督宗教研究 宗教認同與鄉村教會 ——以陝西關中通遠天主教社區為例的研究 近年來我國基督徒群體特征的發展演變 ——基於CGSS2006、2010年度數據的分析 天主教與近代內蒙古地區鄉村建設 ☆新秀沙龍 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民族認同 ——以梁啟超合族民族主義為例 宗教立法對宗教認同的作用探析 ——以民國時期為例 復合教會特色的社會服務模式探索之路 ——試以江蘇基督教愛心公益基金為例 淺談社會記憶在重構民族認同中的作用 ——以「蚩尤共祖」形成為例 道教與黑衣壯生命觀比較研究 藏傳佛教的慈善事業 ——以西藏昌都地區色登寺為例 圖像與宗教象征 ——淺析蓮花在宗教中的體現 當代佛教公益慈善實踐的觀察和思考 《宗教與民族》宗旨及征稿說明 |
ISBN | 9787802548473 |
ヒット数 | 424 |
作成日 | 2016.12.2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