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加魯帕赫那 (著)=Kalupahana, David J. (au.)
;
陳銚鴻
|
版 | 第1版 |
出版年月日 | 2013.12.01 |
ページ | 221 |
出版者 | 貴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press.gzu.edu.cn/
|
出版地 | 中國 [China] |
シリーズ | 現代世界佛學文庫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抄録 | 在毫無門戶之見的學術前提下,我們要指出這樣的結論是沒有歷史根據,更沒有對資料作審慎的考查。例如某一思想同時出現於甲期與接踵而來的乙期,但這並不等於證明乙期學者是毫不反省地接受了甲期的學術思想。假如我們接納上述的辯證,就等於說一位好的科學家,他同意前人的理論,我們就斷定他未經思索地接受一樣。 一個大學的理科生,可單靠教科書而接納前人的理論,但一位認真的科學家是不可能這樣做的。同樣道理,一位沒有練就神通感覺的佛教徒,單聽佛陀的話,已足夠使他相信了,但對一個有如佛陀般的修行者,連他的老師阿邏迦和鄗達迦·羅摩子都承認他是已熟悉一切瑜伽法門,又練就神通的智者,就不能以同樣的眼光去理解他了。 至於第二點假設,皆因對佛教與較前期的理論,未能作深入的了解,才會誤認它們是相同的。否則,佛陀就不會被同期學者,指責他是提倡斷滅論了(也就是說,否定有永恆不變的“自我”以負責來生與道德的責任)。或者,正如有些弟子在佛在世時,已經產生以下的困惑:“既然色、受、想、行、識都無自我,則誰人承受一己行為的影響呢?”逭也即是說:當佛陀否定了不滅的“自我”後,他怎樣才能圓滿地解釋業報呢?唯物論者否定不滅的“自我”,因此亦無來生與道德的責任。佛陀雖然否定“自我”,但他保留業報與輪迴的理論。 |
目次 | 佛教哲學——一個歷史的分析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 |
ISBN | 9787811266498 |
ヒット数 | 446 |
作成日 | 2017.08.22 |
更新日期 | 2017.08.2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