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著者 |
宋芳綺
|
版 | 第一版 |
出版年月日 | 2014.05.16 |
ページ | 144 |
出版者 | 遠見 |
出版サイト |
https://bookzone.cwgv.com.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書籍=Book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宋芳綺 高雄市人,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記者、編輯、電視節目主持人,現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曾獲佛光文學獎、打狗文學獎、第三屆全球華人熱愛生命文學獎等,喜愛旅行,擅長報導文學、人物傳記,透過不斷的採訪與書寫,開闊生命的視野、提升生命的能量。著有《生命之光》、《一一五歲,有愛不老》、《因為真心所以幸福》、《彎-書法手札》等二十餘書 。 |
キーワード | 佛學美術 |
抄録 | 來到這裡,它只是一間美術館 離開這裡,它不只是一間美術館 留下曾經有的嗔痴怖畏,帶走屬於你的人生智慧
為什麼出家人要經營美術館,而且其中的展覽作品,又不僅局限於佛教相關事物?為什麼,信仰基督教的藝術家也為它作畫?為什麼,不同種族、膚色、文化背景的西方人也會去這間美術館參覯?
有一間美術館擁有海內外二十三個分館,每年約有兩百個展覽,歡迎所有民眾前往參觀。但是,免費參觀不能讓這間美術館每年吸引兩百多萬參觀人次,更不可能為此見證感動。那麼,這間美術館是如何做到的?
佛法可以高深,無我無常,藉藝術弘揚佛法菁粹;佛法不必莫測,明心見性,用佛法結緣大千世界。娑婆之境,佛法教化不分眾生,眾多藝術家,無論繪畫、雕塑或書法,捐出自己的作品。透過本書,以潛顯易懂的方式,拉近讀者與藝術、佛法的距離,進一步認識佛教藝術。 ㄏ |
目次 | 序 結下佛教與藝術的人間善緣──星雲大師.佛光緣美術創辦人 5 尋回,失落的美學教育──釋如常.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 6 佛光山推廣藝文之點、線、面──李奇茂.采風堂主人 10
第一部 流轉,人世間的自在無遮 從藝術學者的角度談美術館 出入於奧義,結合於道藝──訪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14 從檀講師的角度談美術館 美術館即「佛教大使」──訪辜懷箴(「中美文化講壇」執行長)16 從文化人的角度談美術館 一座佛教的博物館──訪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18 從博物館的角度談美術館 具國家級水準的美術館──訪張譽騰(歷史博物館館長)20 從影視專業人的角度談美術館 透過鏡頭,看見修行──訪趙大深(知名製作人)22 從建築設計師的角度談美術館 人與靈魂的對話空間─訪陳瑞憲(「十月設計」總監)24
第二部 體驗,禪思下的靜逸之美 佛光緣美術館的藝術橋樑──李奇茂 28 超越宗教的感動──何文杞 32 以版畫呈現佛教藝術──倪朝龍 36 民間匠師走向藝術殿堂──吳榮賜 40 來自原始生命力的呼喚──吳炫三 44 媒材就是一切──郭博州 50 永遠堅持「人性與愛」──李自健 54 在琉璃中領悟慈悲──楊惠姍 60 油畫與心靈的對話──張淑芬 66 抄經與藝術交替進行──洪根深 72 環保與藝術結合──袁金塔 76 親見觀音畫觀音──施金輝 82
第三部 領悟,別相裡的點滴善緣 美術館的藝術盛會 百位畫家畫佛館 90 美術館的教育推廣 為兒童藝術扎根 94 美術館的典藏功能 地宮珍寶,見證百千年後歷史 98 美術館的殊勝特展 從「覺有情」到「一筆字」/釋如常 102
第四部 見證,利他後的清淨開闊 南半球的佛教藝術中心──澳洲南天館、墨爾本館 110 新馬藝術教育中心──東禪館 112 紐西蘭的藝術地標──紐西蘭一、二館 114 以藝術廣結善緣──台中館 116 每一個人的美術館──高雄館 118 藝術之都的美術館──巴黎館 120 寶藏館/西來館/總館/台北館/屏東館/宜蘭館/彰化館/大覺寺美術館/嘉應會館美術館/鑑真美術館/台南館/香港館 122 佛陀紀念館 120 義工是最重要的典藏 135
【附錄】 採訪後記/藝術擺渡二十年 136 佛光緣美術館一九九四~二○一四年大事紀 138 |
ISBN | 9789863204114 (精裝;附數位影音光碟) |
ヒット数 | 206 |
作成日 | 2018.08.07 |
更新日期 | 2018.08.1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