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學誠
|
掲載誌 |
世界宗教文化=The Religious Cultures in the World
|
巻号 | n.6 |
出版年月日 | 2016.12 |
ページ | 1 - 10 |
出版者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iwr.cass.cn/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學誠,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
キーワード | 文殊信仰; 般若空慧; 中國化; 圓融中道; 佛教心文化 |
抄録 | 文殊菩薩成為廣泛信仰的對象,是伴隨著大乘佛法在印度的興起、傳播而形成的。文殊菩薩的生命境界便是般若空慧之體用的充分展現,其突出特徵是圓融無礙、平等不二、悲智一體、神通方便,這一特徵構成了文殊信仰的基本內涵。中國的文殊信仰呈現出極大的圓融性、深入性、普遍性,不僅煥發出強烈的宗教感召力,而且產生了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影響力。在東西方文化大交融的全球化時代,文殊信仰所代表的東方智慧、佛教心文化,對西方文化可提供重要的價值反思,對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現代文明模式,尤其能發揮智慧導向的作用。 |
目次 | 一、文殊信仰的中國化歷程之一:思想基礎與道場載體 1 (一)經典傳譯 —— 文殊信仰中國化的思想基礎 1 (二)五台山聖地 —— 文殊信仰中國化的道場載體 2 1. 五台山聖地的形成因緣 2 2. 五台山道場的發展概況 3 二、文殊信仰的中國化歷程之二:圓融格局與普門效應 4 (一)八宗並弘、顯密同興 —— 文殊信仰中國化的圓融格局 4 (二)帝王崇建、民間朝禮 —— 文殊信仰中國化的普門效應 6 1. 帝王崇建 7 2. 民間朝禮 8 三、文殊信仰中國化的經驗與啟示 9 (一)對中國佛教社會化的借鑑 9 (二)對中國佛教國際化的啟示 10 (三)對世界文化的智慧導向 10 |
ISSN | 10076255 (P) |
ヒット数 | 394 |
作成日 | 2019.07.29 |
更新日期 | 2024.03.08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