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姚彬彬
|
掲載誌 |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第十六屆)
|
出版年月日 | 2018.05.25 |
ページ | 211 - 223 |
出版者 |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
出版地 | 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
キーワード | 人間佛教; 佛陀人間論; 大乘非佛說; 太虛; 忽滑穀快天 |
抄録 | 「人間佛教」作為專有名詞,系近代佛教改革先行者太虛於1930年代提出,通過對文獻的爬梳,可見太虛著作中「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並用,就太虛本人而言,更傾向於使用其早年提出的「人生佛教」一詞,但其含義與「人間佛教」無本質區別,皆旨在使佛教與現代文明相互調適,針對傳統佛教的鬼神信仰進行「祛魅」,使其轉向為關注現世問題並肩負起濟世利生的責任。不過,太虛本人何以更傾向於使用「人生佛教」這一概念?恐與中日兩國語言在「人間」一詞的歧義有關。況且,日本晚近學者基於「大乘非佛說」思潮及「新佛教運動」之理念,提出了「佛陀人間論」之概念,其有關理論探索,也確實與後來太虛、印順等前輩開啓的「人間佛教」思潮有許多高度的相似之處。雖然,中國的「人間佛教」是否直接或間接受到了日本這些佛學思潮的影響,目前還缺乏直接證據,但可以澄清的事實是,日本的「大乘非佛說」思潮及相關的「佛陀人間論」,為純粹的學術思潮,從未包含「反大乘」甚至「反佛教」的惡意,恰恰相反,裡面已然涉及到諸多難能可貴的佛教入世化、理性化的理論探索。 |
目次 | 一、前言 212 二、太虛著述中的「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 212 三、「人間佛教」與日本之「佛陀人間論」 217 四、結語 223 |
ヒット数 | 267 |
作成日 | 2020.07.30 |
更新日期 | 2020.07.3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