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黃國清
|
掲載誌 |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第十五屆)
|
出版年月日 | 2017.05.22 |
ページ | B295 - B310 |
出版者 |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
出版地 | 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
キーワード | 印順; 中國佛學; 印度佛學; 學術史觀; 隋唐佛學 |
抄録 | 印順法師對中國佛教有所批判,批判的面向、目的與意義值得深入探討。印順法師長期遭受來自中國佛教圈的抨擊,認為他站在印度佛學立場否定中國佛學。本文考察印順法師對於中國佛學的相關論點,顯示其真正態度與觀點。他通過中印佛教歷史的脈絡,觀照中國祖師消化經論義理及開展教學體系的模式。印順法師肯定天台、華嚴等義學宗派能結合義解與實修,由禪觀印證教理,適應中國文化而建立綜合融貫的教理體系,與印度佛學可相互會通。禪宗雖重實行而輕經教,實有其修證體驗,亦未背離佛陀教法的實修面向。他為佛門後進所開佛典閱讀書目,同時包含印度經論與中國典籍。印順法師對中國佛學的義理價值給予高度評價。中國人好簡易、重實行,使佛學視野逐漸窄化,造成中國佛學的衰微。中國佛學產生弊病,無法面對當前的挑戰,就應正視問題,思考如何振興佛法與解決問題。印順法師深入經藏,對中國佛學亦有相應理解,出於對佛教振衰起弊的關懷,點出其實質問題所在。對中國佛教的圓融、真常、他力、神秘等諸多傾向所引生的問題,他以實事求是的客觀精神提出批判,意見可說善意、中肯,應就其整體觀點以求得理解。
|
目次 | 一、前言 B296 二、從佛教歷史脈絡觀照中國佛學 B296 三、對中國佛學的肯定與批判 B302 四、結論 B310 |
ヒット数 | 326 |
作成日 | 2020.07.31 |
更新日期 | 2020.07.31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