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4-13世紀漢文、吐蕃文、西夏文買賣、博換牛馬駝驢契比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lling and Exchanging Cow、Horse、Camel、Donkey by Chinese、Tibetan、Tangut in the 4-15th Century |
|
|
|
著者 |
楊際平 (著)=Yang Jiping (au.)
|
掲載誌 |
敦煌學輯刊=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
巻号 | v.2019 n.1 |
出版年月日 | 2019 |
ページ | 109 - 123 |
出版者 |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敦煌學輯刊編輯部 |
出版サイト |
http://dhxyjs.lzu.edu.cn/
|
出版地 | 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人文學院 |
キーワード | 漢文; 西夏文; 吐蕃文; 買賣; 博換馬牛駝驢契 |
抄録 | 我國現存最早的一些漢文的買賣馬牛駝驢契約出土于吐魯番與敦煌。立契時間都在4-10世紀。敦煌與黑水城等地出土的吐蕃文、西夏文買賣、博換馬牛駝驢契共28件,時間都在9-13世紀。其中敦煌等地出土吐蕃文買賣馬牛契11件,時間與敦煌出土的漢文買賣馬牛駝驢契大體相近或稍后。黑水城等地出土的西夏文買賣、博換馬牛駝驢契,都在12世紀末-13世紀前期。以上這些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幾批買賣、博換馬牛駝驢契。三種文種的買賣、博換馬牛駝驢契,基本格式相近,大體上都包含:立契時間、交易雙方、畜價、何時交付、預防條款或違約罰則、義務方押署等,表現出明顯的趨同性。但各族契約立契時間的表述、契書行文主體、立契緣由、對所買賣牲畜的指定、畜價及其支付手段、預防條款與違約罰則、契約尾署、保人責任行文等方面往往又有各自的特點。 |
目次 | 一、吐魯番、敦煌等地出土的 4-13 世紀漢文、吐蕃文、 西夏文買賣、博換馬牛駝驢契基本情況 109 二、4-13 世紀漢文、吐蕃文、西夏文買賣、 博換牛馬駝驢契比較研究 116 (一) 4-13 世紀漢文、吐蕃文、西夏文買賣、博換牛馬駝驢契的趨同性 116 (二) 各地區、各民族買賣牲畜契約的不同特點 116 |
ISSN | 10016252 (P); 10016252 (E) |
ヒット数 | 417 |
作成日 | 2021.06.08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