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從往生到來迎:西夏凈土信仰對西方三圣的觀念與圖像重構=From Rebirth to Welcoming:The New Composition of the Holy Three of the West in the Pure Land Pictures of the Western Xia Period |
|
|
|
著者 |
何卯平 (著)=He, Mao-ping (au.)
;
寧強 (著)=Ning, Qiang (au.)
|
掲載誌 |
敦煌學輯刊=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
巻号 | v.2019 n.3 |
出版年月日 | 2019 |
ページ | 104 - 120 |
出版者 |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敦煌學輯刊編輯部 |
出版サイト |
http://dhxyjs.lzu.edu.cn/
|
出版地 | 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何卯平: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寧強:四川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中心 |
キーワード | 西夏; 施與愿印; 來迎 |
抄録 | 隋唐以來,"西方凈土變"特別是其中的"阿彌陀凈土變"成為佛教藝術中最具有表現力的題材。其"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觀念和凈土世界中歌賦太平的舞樂盛世受到佛教信眾的推崇,同時亦對"九品往生"觀念趨之若鶩。晚唐五代,以引路菩薩為代表的往生圖式表明了念佛者對往生有更進一層的意愿;12世紀以降,凈土阿彌陀三尊騰云立姿圖式開始流行,一改往生以"己力"為之的觀念,將佛陀以愿力幫助往生之人、成就通往西方極樂凈土的方便之道推向主旨,并使引渡的概念進一步強化。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與愿印來迎"概念及圖像范式,更是西夏佛教在對凈土的詮釋過程中形成的觀念重構。通過佛教的東漸,這種西夏范式的影響廣泛體現在南宋王朝以及12-13世紀日、韓凈土宗的圖式中。 |
目次 | 一、佛 “說法”與菩薩 “引路” 105 1. 阿彌陀佛為眾說法和臨終贊言 105 2. 引路菩薩的導引 109 二、西方三聖的 “來迎” 112 1. “救贖結債”與 “阿彌陀與願”觀念的形成 112 2. 西夏對西方三聖圖式的重構 114 三、西夏來迎範式對 12-13 世紀日、韓淨土信仰的影響 119 四、結語 120 |
ISSN | 10016252 (P); 10016252 (E) |
ヒット数 | 426 |
作成日 | 2021.06.10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