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釋慧珠
|
掲載誌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18
|
出版年月日 | 2018 |
ページ | 1 - 14 |
出版者 | 華嚴蓮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uayencollege.org/index.php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六地; 菩薩; 無明; 因緣 |
抄録 | 「現前地」——在《華嚴經•十地品》中的出處,十地當中的第六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第六地為何被稱為現前地?六地爲何被稱爲現前地?在《十住毘婆沙論》,有了解:「第六地中,障魔事已,諸菩薩道法,皆現在前,故名現前地。」1 菩薩從第五地要入第六地時,修法平等作意觀察,而得到緣起智慧,而能如實順逆的觀諸緣起,悟一切法無染無淨,不住生死與涅槃,住於此緣起智而引發無分別智,以此無分別之觀慧得以恒現在前,所以稱此地菩薩爲「現前地」。 「無明」是佛教術語,是煩惱的別稱,為明的相反詞。表現愚癡、闇昧的心識。這裡的闇昧就是「不了知第一義諦」。又作無明支,為十二因緣之首。從無明引發其他的十一支分相續流轉,結成十二因緣的閉合圈子。使生命輪轉不斷,生生死死不盡。六地菩薩修行十種平等心,如實順逆觀察十二因緣,證般若智先前、三解脫門,破除無明根本讓生死輪迴斷盡。 所以本文以《第六現前地》為主來研究無明的內容和意義。從此提出來在《華嚴經》第六現前地菩薩對無明的觀法和其他的經典相比有什麽超越、特色之處。 |
目次 | 摘要 1 一、前言 2 二、無明的意義 2 (一)、無明於大小經論中的定義 2 第二節、 無明於〈十地品.現前地〉中的義涵 3 第三章、無明的過患 4 第一節、無明是引發生命相續的主要動力 4 第二節、無明是生死苦的根源 5 第四章、第六地的十二因緣觀 6 第一節、十二因緣的順觀 6 第二節、十二因緣的逆觀 8 第三節、證根本智 10 第五章、結論 11 參考文獻 13 一、專書 13 二、碩博士論文 13 三、期刊、會議論文 13
|
ヒット数 | 113 |
作成日 | 2021.08.09 |
更新日期 | 2021.08.0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