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戒律」研究價值及其法理思維探析: 兼論「在家眾可否研讀律藏」問題 |
|
|
|
著者 |
陳弘學 (撰)
|
掲載誌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09
|
出版年月日 | 2009 |
ページ | 1 - 24 |
出版者 | 華嚴蓮社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huayencollege.org/index.php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戒律; 法理學; 在家眾; 白衣; 在家眾讀律; 道宣律師; 律宗; 律典; 律部 |
抄録 |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簡述「戒律」作為一研究客體其內涵為何,並具何種學術研究價值。其次運用現代法學觀點,重新檢視古老「戒律」中,蘊含之進步人文思想,揭示佛法「二諦圓融」的無上智慧。其內容亦非單純比附,而係透過「法學」作為參照標的,在闡述相同之餘,也抉擇兩者不共處,以廣「律學」研究面向。 承接前兩部分論述,假如「戒律」具有「修持」、「研究」如此重要性,一個必然的疑問是:何以歷代祖師大德多有感嘆戒律衰微者?而在佛教興盛,諸宗共榮的台灣,「律宗」一門至今仍是寂寥冷清,乏人問津?本文認為造成此一現象最主要原因,實源自於傳統「在家眾不得研律」禁令所致。此說既無「聖言量」保證,同時有違於大乘「法理」,終至帶來現實發展種種負面影響。為徹底辨明此問題,本文詳加陳述其中曲折細膩處,希望通過這樣的論述,能夠引起教界學圈更多的討論。 |
目次 | 提要 1 一、前言 2 二、「律學」內涵及其研究價值探析 3 三、「廣律結構」及其「法理思維」分析 5 (一)結構分析 5 (二)法理分析 7 (三)戒律犯罪論體系分析 14 四、「在家眾可否研律」問題反思 15 (一)傳統見解所持理由 15 (二)此說源流考辨 16 (三)傳統論點駁正 17 (四)在家戒持受理論的類推適用 21 (五)開放律藏研讀之利益 21 五、結語 23 |
ヒット数 | 256 |
作成日 | 2021.08.1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