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者 |
聶豪 (著)
|
掲載誌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2屆)
|
出版年月日 | 2021.09 |
ページ | 1 - 16 |
出版者 | 香光尼眾佛學院 |
出版サイト |
https://hkbi.gaya.org.tw/
|
出版地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為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班。 |
キーワード | 龔自珍; 天台宗; 智顗; 圓教; 詩學 |
抄録 |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是有清一代古典詩歌的殿軍,而在《己亥雜詩》315首詩作裡,以佛教天台宗法義入詩的作品至少有 16 首,約佔《己亥雜詩》的 5%。天台宗是佛教傳入中國經過本土化後第一個集大成的宗派,天台宗實際創始人智顗大師,依據《妙法蓮華經》「眾生皆成佛道」的理念,以及五時八教的判教,建立了純圓獨妙的圓教思想,提倡修行之首應發自度度人的菩提心。天台宗的大乘菩薩道,與龔自珍自身的經世理想,在《己亥雜詩》中產生了共鳴。本文將藉由慧遠《大乘義章》卷十所提出的「三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及實相般 若)作為架構,結合四明知禮以天台圓教的立場對三般若的重新詮釋,進一步剖析《己亥雜詩》援佛入詩的深意。 |
目次 | 一、前言 1 二、塵塵文字以為門:《己亥雜詩》的文字般若 3 三、空觀假觀第一觀:《己亥雜詩》的觀照般若 5 四、重禮天台七卷經:《己亥雜詩》的實相般若 11 五、結論 13
|
ヒット数 | 444 |
作成日 | 2022.10.12 |
更新日期 | 2023.09.22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