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釋悟燈 (著)
;
木村宣彰 (著)
|
掲載誌 |
中國佛學=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
巻号 | n.01 |
出版年月日 | 2017 |
ページ | 33 - 46 |
出版者 | 中國佛學院 |
出版サイト |
http://www.zgfxy.cn/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キーワード | 智顗; 善導; 法藏; 十界互具; 九品唯凡; 一乘 |
抄録 |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早期主要是大量的經典和論典被翻譯成漢文,后來逐漸進入研究經論的時代。起初主要是研究印度諸論師的著作,遂而產生了"論宗"。隋唐時代形成了有別于印度的獨自宗派的中國佛教。隋唐時代的祖師們從"論宗"轉變為"經宗",并建立起中國佛教獨自的經典解釋法。本文主要以天臺宗的智、凈土宗的善導、華嚴宗的法藏三者對經典解釋的方法為中心,闡明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的不同之處。 |
目次 | 一、前言 33 二、智顗的十界互具说 35 三、善導的九品唯凡說 38 四、法藏的五性各別說 40 五、依據證悟對經典的解釋 44 六、結語 46 |
ヒット数 | 148 |
作成日 | 2023.06.17 |
更新日期 | 2023.06.17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