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 |
釋開仁 (著)
|
掲載誌 |
福嚴會訊=Fuyan Journal
|
巻号 | n.60 |
出版年月日 | 2018.10 |
ページ | 20 - 43 |
出版者 | 福嚴佛學院 |
出版サイト |
https://www.fuyan.org.tw/index.html
|
出版地 | 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目次 | (壹)佛法宗旨──度一切苦厄 20 一、佛陀弘揚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解救眾生的憂苦 20 二、人生有說不盡的憂苦,當然就難得有真正的平安與太平 20 三、眾生與世間有當前及無限延續的苦厄,故需要探求一個解脫苦厄之道 21 (貳)世間苦厄的問題所在 22 一、就人類的憂苦而思索其根源 22 二、憂苦可歸納為二大類 22 (一)因個人、家、國、全人類而生起的苦 23 (二)對身心、眾生、自然而生起的苦 24 三、解除苦厄的辦法 27 (一)一切的文化與宗教等,皆因人類自己而出現 27 (二)佛法認為唯有提高個人的智慧與道德,才能徹底的解除苦厄 27 (三)消除種種不良的心裡因素,淨化自己的身心 28 (參)問題的分析與推究 29 一、總說 29 (一)導致人類憂苦的四大煩惱 29 (二)欲(愛)諍和見諍由受蘊和想蘊引起,是有情輪迴的主要原因 30 二、別說 31 (一)欲諍 31 (二)見諍 32 1、諍的另一原因是人類的謬誤見解,招致人世間的苦惱 32 2、凡夫以偏概全的錯謬論斷,如生盲摸象一樣,也就難免苦惱無邊 34 3、見諍之根源在唯我無人之實在感,依此為標準,進而否定不合於自己的一切 35 4、每個人的意見都各有所重,若彼此能取長補短,就不會成為見諍而造就鬥諍 36 5、「世間紛擾」的原因分析和正思維的培養 37 (三)慢 39 (四)癡 40 1、潛在愛、見、慢的底裡,是不明無我而起的「我癡」 40 2、「我癡」是自我的直感,與愛、見、慢相關,就成為「我愛、我見、我慢」 42 3、「我癡」表現出來即主宰一切的權力意志,由此而形成憂苦不斷 42
|
ISSN | 20700520 (P) |
ヒット数 | 19 |
作成日 | 2023.06.19 |
更新日期 | 2023.06.19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