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峰派仁山寂震禪鍛特色——《仁山和尚寶華語錄》解析 |
|
|
|
著者 |
張雅雯 (著)
|
掲載誌 |
第四屆「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巻号 | v.1 n.1 |
出版年月日 | 2021.05 |
出版者 |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出版地 | 宜蘭, 臺灣 [I-lan, Taiwan] |
資料の種類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言語 | 中文=Chinese |
ノート | 作者: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キーワード | 臨濟宗三峰派; 仁山寂震; 剖石弘璧; 參禪鍛鍊; 清初 |
抄録 | 本文以仁山𧧌震(1631-1697;「𧧌」為「寂」之異體字,以下稱「寂 震」)之新發現文獻《仁山和尚寶華語錄》為研究對象,進行文獻考據、 內容解讀與參禪鍛鍊特色分析。目前學界就密雲圓悟(1567-1642,以 下稱「密雲」)、漢月法藏(1573-1635,以下稱「漢月」)間論諍,漢月 及三峰派三寶之具德弘禮(1600-1667)、繼起弘儲(1605-1672)及後兩 位之傳人如晦山戒顯(1610-1672)等之思想與鍛鍊,先後已見連瑞枝、 聖嚴法師、廖肇亨、黃繹勳、蘇美文、釋法幢與周玟觀等先進提出研究 成果。寂震為清初臨濟宗三峰派第三代,為三峰派三寶之首剖石弘璧 (1599-1670,以下稱「剖石」))之重要法嗣,畢生著作等身,包括《金 剛三昧經通宗記》、早晚期語錄、詩集《華頂和尚山堂舊稿》,以及《三 峰燈史》等 7 部 103 卷燈錄史籍,為康熙時期引領宗派著作的關鍵人物。 其中,《仁山和尚寶華語錄》乃呈現其早期禪鍛特色之完整作品,現存 四種版本,藉由梳理本文獻除可釐清寂震之參禪鍛鍊特色,並能補充目 前三峰派研究於剖石傳承較為不足之處。本文研究大綱為:1. 前言。2. 考據《仁山和尚寶華語錄》文獻版本。3. 考據使用與紀錄之時空背景。 4. 內容要點說明。5. 分析寂震對棒喝、綱宗、語句、話頭之態度。6. 由 寂震對禪門鍛鍊典範的抉擇與自我定位分析其特色。7. 提出結論。期能 藉由本文獻之研究,呈現清初三峰派剖石法嗣寂震之參禪鍛鍊特色。 |
ヒット数 | 1 |
作成日 | 2023.06.26 |
更新日期 | 2023.06.26 |
|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での検索をお勧めします。IEではこの検索システムを表示できません。
|